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11)
报纸
(12)
学位论文
(7)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2)
地方文献
(9)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
(13)
2013
(6)
2010
(2)
2009
(6)
2007
(10)
2006
(9)
2004
(2)
2002
(6)
1996
(5)
1993
(5)
按来源分组
其它
(8)
中国哲学史
(3)
文史知识
(3)
孔子研究
(2)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1)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1)
优品
(1)
美术研究
(1)
抚州师专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文体
《老子注》
心灵
契合
人性
哲学心理学
道统
宇宙
陆九渊
吕祖谦
优美
吴澄
体用
性之情
天人合
“理”
儒家
原生态审美
曾巩
超验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发展
农田水利
太阳
顿悟
失落
回忆说
价值
天理人欲
自然哲学思想
首页
>
根据【检索词:自然心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
张国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
象
辞
辞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
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理气、
心性
的阐述上。人们一般认为,其学术有“和会朱陆”的特点。学界对吴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吴澄的象数思想 在吴
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研究
作者:
葛维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论
心学
朱陆之争
描述:
其
心性
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用孟子的
心性
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
心性
论思想
孟子
心性
论对宋代
心性
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
段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
心性
论
宋代儒学
心性
之学
描述:
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
心性
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
揭暄
自然
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
王元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揭暄
明末清初
璇玑遗述
昊书
物理小识
自然
哲学思想
描述:
揭暄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自然
哲学家,在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成就很高.明清之际,出现了一股十分有影响力的学术潮流:即试图在传统和西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同时超越二者的自然哲学系统.方以智堪称是这股潮流的开山大师
改造与适应是人对
自然
的两种基本关系
作者:
方玲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
改造
改造
适应
适应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
描述:
改造与适应是人对
自然
的两种基本关系
论《牡丹亭》的“情至”思想及其对老庄的
自然
人性思想的继承和
作者:
吴雪璠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论《牡丹亭》的“情至”思想及其对老庄的
自然
人性思想的继承和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的
自然
场景意象研究
作者:
陈丽勤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
场景意象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描述:
同构。而
自然
在戏剧文本中的意义建构功能和文化呈现功能,可以在
自然
场景意象身上得到多维度的展现和表达。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因其戏剧文本在
自然
场景意象展现上的独特性,具备了研究的范本性。本文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