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37)
报纸(1236)
图书(28)
学位论文(19)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80)
地方文献 (18)
地方风物 (11)
才乡教育 (10)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214)
2011(188)
2009(216)
2005(60)
2001(34)
1992(21)
1933(2)
1932(5)
1930(14)
1929(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55)
司法公报(30)
经济日报(4)
福建省政府公报(3)
财经杂志(3)
中国法律(2)
司法院公报(1)
党的文献(1)
经纪人(1)
青年与社会(中)(1)
清代地方官的诉讼处理:以知县为例
作者:庄雅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诉讼  地方官  幕友  吏役  管控差役  约束书吏  打击讼师 
描述:之目的。身處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知縣官劉的訴訟處理之道有二個方向:一是內部作為,熟讀律例與謹慎辦案;一是外部作用,管控差役、約束書吏、打擊訟師。 內部作為方面,劉認為讀律是為保全良民不受棍蠹誣擾,須先
官箴思想研究
作者:张德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箴  司牧  棍蠹  理讼  帝制官僚政治 
描述:棍蠹。禁制棍蠹,就是要谨防棍蠹侵染主官事权、鱼肉平民百姓;禁制棍蠹的关键在于理讼,因为理讼是官民交往的最重要的环节。在理讼方面,从批驳呈词、差唤人证、堂上审讼到判处决断、出具甘结,在整个理讼
吏治、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作者:陈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吏治思想  吏治思想  法律思想  法律思想 
描述:勤于政务,而且深谙爱民之道与教民、恤民之理;在驾驭下属上,他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并严格地控制蠹役的舞弊空间。 在律治方面,凭借早年游幕阶段所积累的律学知识,在理讼上
罗玘与茶陵
作者:闫建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玘  茶陵  交游  思想  文学观念  文学创作 
描述:为朝廷出谋划策,受到赏识,但明武宗时期,由于瑾乱政,屡谏不纳,愤然归隐;他与同年为官之友及茶陵的部分成员的诗酒唱和,构成其交游的主要内容;著有《类说》、《圭峰奏议》、《卡峰文集》。本章的写作是下文
象山心学与文学研究
作者:陈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山  陆九渊  甬上四先生  槐堂弟子  本心  文学 
描述:,则是极少涉及的。无疑,这就为后学者留下了一块尚待开垦的土地。然而,要彻底地考察象山学派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的意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该所有的文学思想都是与其心学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本色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描述:,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和本色是在这两个词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
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作者:李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昆曲“叶唱口”的历史传承及传谱唱腔特点研究:以《牡丹亭·
作者:祝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叶唱口”  纳书楹曲谱  传承特征 
描述:文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叶堂一派七代传人和四代传谱的传承关系进行梳理,进而探寻叶堂一派传人、传谱的特征以及“叶唱口”的唱腔特点。本文共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叶堂一派的七代传人(叶堂、钮匪石、金德辉
大年史学研究
作者:黄广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年  中国近代史  阶级斗争观点  解释体系  当代史学 
描述:相关联。如果我们把新中国五十年作为一个学术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史学,分明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前十七年是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天下”,“文革”后他们相继去世,以大年、胡绳
绍棠小说论
作者:崔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绍棠  绍棠  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  题材  题材  人物  人物  结构  结构 
描述:棠对女性世界的深切体验和独特把握。第四部分是第三章。探讨绍棠乡土小说精致的结构。首先概述绍棠作为“荷花淀”的主要作家之一,深受孙犁的教诲,深得孙犁创作的精髓,小说结构采用的是一种散文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