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阳春集》、《珠玉》异同辨
作者:胡淑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延巳  冯延巳  晏殊  晏殊      阳春集  阳春集  珠玉  珠玉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首先,《阳春集》、《珠玉》基本上属于"酒席文学",冯、晏所采用的仍是花间所肇始的传统艳情题材;其次,冯、晏二人
李煜与晏几道对比研究
作者:王爱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对比  研究 
描述:中展现出生命意识。李煜从伤春悲秋的季节感、时间的心理化、时间的对立性三种模式中表现出对生命不可逆过程的沉重感伤,而晏几道则主要从对往昔的怀恋与对立别的不堪重负两个方面寄托自己对认识变迁的惋叹。 二
闲话觉忘忧:北宋前期中“闲”的艺术探析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前期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
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入元以来江西士大夫群体研究管窥
作者:腰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江西  士大夫  交游 
描述:弥补学术的空白。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何中的家族。何中出身抚州乐安宦族,代有显人,本部分着重考察其家庭成员并梳理出若干支谱系。第二部分则侧重研究何中本人,包括其生平、经历、出游情况(路线、地点)的考据。下篇主要研究何中的社会网络。何中的交游十分广泛,涉及名儒耆老、贵宦名绅、硕儒文豪和方外人士等多种类型。他们之间通过诗文唱和、鉴赏品评、抒情达意、游历山水、题诗作序,促进了元代初期江南文坛的发展和繁荣,丰富了当时的文化内容。
晏殊诗词比较研究
作者:连超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比较研究 
描述:时空结构上,诗词皆有线性结构的作品,一些还采用了环状结构;诗侧重于空间上的转换,则倾向于时间上的对比。情景结构上,诗词皆有借景抒情和融情于景之作,中抒情的成分更多。抒情方式上,诗词都侧重于
罗玘与茶陵
作者:闫建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玘  茶陵  交游  思想  文学观念  文学创作 
描述:其诗在师法李东阳的同时,又另辟了一种甚似韩愈的奇崛风格,为茶陵诗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文多发新论,视角独特,代表了茶陵散文的别样风貌。本文通过对罗玘家世生平、经历、交游、著述等基本问题进行考察
象山心学与文学研究
作者:陈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山  陆九渊  甬上四先生  槐堂弟子  本心  文学 
描述:,则是极少涉及的。无疑,这就为后学者留下了一块尚待开垦的土地。然而,要彻底地考察象山学派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的意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该所有的文学思想都是与其心学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这样说
闲话觉忘忧
作者:赖晓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前期    白居易  晏殊  柳永 
描述:的沉寂。对文学的研究固然应该重视代表其最高成就的高潮期,也不应当忽略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本文主要是对宋朝前期中“闲”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作进一步分析。对“闲”字的运用,历代文人皆有雅爱。作为诗歌史上
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
作者:腰蓝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江西  士大夫  交游 
描述:弥补学术的空白。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何中的家族。何中出身扰州乐安宦族,代有显人,本部分着重考察其家庭成员并梳理出若干支谱系。第二部分则侧重研究何中本人,包括其生平、经历、出游情况(路线、地点)的考据。下篇主要研究何中的社会网络。何中的交游十分广泛,涉及名儒耆老、贵宦名绅、硕儒文豪和方外人士等多种类型。他们之间通过诗文唱和、鉴赏品评、抒情达意、游历山水、题诗作序,促进了元代初期江南文坛的发展和繁荣,丰富了当时的文化内容。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本色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描述:,由于戏曲理论批评家对戏曲本体论认识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本色”不尽相同的认识,也导致了“本色”一词的多义性。 文采和本色是在这两个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