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中的梦幻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
描述:究和跨文明研究的方法,从梦的角度试图对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作品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首先探讨两位大师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然后从“善情”、“恶情”、宗教和戏剧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梦在汤剧和莎剧中的作用。
汤显祖(1550-1616)生活在明朝晚期,身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莎士比亚(1564-1616)历经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方面都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文主义的崛起对传统势力形成了挑战。在晚明时期的中国,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把人们的思想从程朱理学中解放出来,引发了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和博爱主义思潮。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洗礼下,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的传统,逐渐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为伟大的梦者,在各自的国度试图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走过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却都成了不朽的戏剧家。
在同时代人的心目中,汤显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试图在政治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刚正不阿,与日益腐败的社会格格不入,最后退出官场,回到家乡江西临川,专心从事诗文戏剧创作。而莎士比亚主要是一位戏剧家,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与汤显祖的政治活动相比,莎士比亚几乎与政治无涉。汤显祖满怀“治国平天下”的踌躇之志,梦碎之后在诗文和戏曲中宣泄愤懑;相比之下,莎士比亚英国的舞台上却左右逢源,名利双收。尽管境遇不同,两位天才仍有不少共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戏剧作品都穿越时空,为一代又一代的人所欣赏。同时代的评论家已感受到了他们作品的不朽魅力。吕天成在《曲品》中称汤显祖“懒作一代之词匠,竟成千秋之诗豪”。本·琼森认为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
-
'临川四梦'的梦幻意识情的哲学
-
作者:蔡莉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幻意识 梦幻意识 情 情 紫钗记 紫钗记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记 南柯记 邯郸记 邯郸记
-
描述:论文由"时代母体的孕育"、"'四梦'梦幻意识论"和"情的哲学"三部分组成.
-
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
描述:近一半与梦有关。两位大师通过表现梦幻,使自己的戏剧作品更加哀婉动人、荡气回肠、发人深思。 汤显祖云:“因情生梦”。情是梦的基础,梦是情的表现。情的内涵相当复杂,其最核心的内涵是男女之间的性爱
-
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
-
作者:王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人类理想 人类理想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
-
描述:社会现实,但事实上传达了社会及人物心理的真实状况。因此应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探究该剧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从而使得该剧对于西方读者和观众来说更为好理解和接受。 该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梦幻
-
从《礼记》阐述的音乐形式论周代社会的政治内涵
-
作者:刘健婷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记》 周礼 礼乐制度 儒家 《乐记》
-
描述:是儒家治政的信条,音乐作为独特的手段,因其“移风易俗”的显著功效而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探讨《礼记》记载的音乐形式,综述音乐在周代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以此揭示周代音乐
-
以鸟粪石形式从污水处理厂同时回收氨氮和磷的研究
-
作者:陈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氮磷回收 鸟粪石 缓释肥 氮磷污染
-
描述:污水中的氨氮和磷以鸟粪石(磷酸铵镁,MgNH4P04'6H20)的形式沉淀出来,从而同时回收污水中的氮和磷。在试验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大量试验确定最佳化学沉淀药剂为Na2HP04·12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