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晏殊诗歌校注
作者:汪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诗歌  校注 
描述:传不多,目前尚无完整的校注版本。其诗虽几经后人搜集整理,所得犹不及原来之百一,加之后人多将其诗划归西昆体,后人对昆体诗评价不高,造成了后世文学史家在涉及北宋前期文坛时,往往多对晏殊词浓笔重彩,而对
《胡应麟诗集》校注
作者:宋媛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诗歌  诗歌  校注  校注 
描述:麟诗集》校注,是为论文的主体。笔者对其中4000多首诗歌施加标点、进行校勘和注释,以期最大限度地恢复作品的原貌,为读者更加准确地解读作品提供了依据。
《胡应麟文集》校注
作者:尹颖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散文  校注 
描述:反映的内容及呈现的特征等。第二部分为《胡应麟文集》校注。该部分校勘主要采用对校的方法,即以《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以《少室山房集》一百二十卷,影印文渊阁
胡应麟文献学论著校注
作者:米智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胡应麟  《经籍会通》  《经籍会通》  《四部正讹》  《四部正讹》  校注  校注 
描述:尚不充分。鉴于此,笔者对其中的两部代表著作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并将整理的成果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本篇论文。 本篇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经籍会通》校注,下编为《四部正讹》校注。上下篇又各分两个
李宗瀛《小庐诗存》校注
作者:刘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咸时期  道咸时期  杉湖十子  杉湖十子  李宗瀛  李宗瀛  小庐诗存  小庐诗存  校注  校注 
描述:诗存》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与研究。 本论文以张凯嵩编辑的《杉湖十子诗钞》中所收录的《小庐诗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版本鉴别、文字校勘及诗句注释等整理工作,以期让读者能读懂李宗瀛的诗歌创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李宗瀛的生平思想、文艺观及《小庐诗存》的内容意旨到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希望今人能对李宗瀛及其诗歌有全面的了解,并对其文学成就作出公允的评介。
妇人大全良方》方药运用规律研究
作者:李春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人大全良方  陈自明  方药运用规律  方剂计量学 
描述:药的使用远少于《妇人大全良方》。结论:(1)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调经、妊娠、产后、众疾四门用药各具特色:其中调经门中陈自明治疗月经病以补养气血为本,理气活血为用,比妊娠、产后、众疾三门更重视调补肝脾
妇人大全良方妇科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施慧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自明  妇人大全良方  妇科学术思想  用药特点 
描述:後。其學術思想主要稟承於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孫思邈《千金方》,以風冷致瘀、勞傷氣血、情志失節三大病因病機貫串全書。治療宜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補養衝任氣血、調暢情志為主。  以調經思想為例,因風冷外襲,導致血凝而月經不調,甚至血結成癥而月經不通。對於風冷外邪,陳氏主張用辛散風寒之品,而寒邪久傷必生陽虛內寒,因此又加溫經散寒之品,並以活血化瘀藥治療血凝血癥。室女經閉成勞說明情志失當使心脾損傷,造成經閉,必須要先「改易心志」,再「用藥扶接」。而勞傷氣血是致使風冷外邪容易侵襲的潛在病因,因此在方中多有益氣養血之品。  陳氏的思想以及用藥,具有前瞻性,並影響後世深遠。室女經閉成勞的症狀,類似於神經性厭食症,而西方醫學在1868年才出現anorexia nervosa的描述,較陳氏提出時間晚了631年,且治療婦科疾病重視情志的思想,影響後世婦科學家甚鉅;陳氏用《內經》四烏鰂骨一藘茹丸治療血枯經閉,開展金元明清醫家如劉河間、張景岳、武之望、葉天士,吳鞠通等,使用腥臭脂膏以補下焦肝腎精血的治療方法;陳氏使用袪風散寒、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藥治療月經病的思想,承自孫思邈。到明朝雖因氣候、環境變遷,薛己、張景岳已甚少使用辛溫散寒、活血化瘀藥,但就現代應用治療月經病言之,孫氏用藥對器質性月經病具有顯著效果;而陳氏、薛氏、與張氏的用藥,在功能性月經病的辨證施治上,則各具特色。
晏殊诗文校注
作者:王翠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殊  诗文  校勘  注释 
描述:民国十六年民国南城李氏宜秋馆刊本一卷),补编三卷。后人对晏殊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他的词作方面,诗文部分研究较少,至今未见有校注本行世。因此,本论文首次对晏殊的全部存世诗文进行系统的整理、校勘、注释
《穆堂初稿诗集》校注
作者:王昭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绂  《穆堂初稿诗集》校注  生平简介  政治生涯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描述:史仍兼学士衔,充会试副考官,署吏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赴山东催漕,迁兵部右侍郎,任广西巡抚,任直隶总督,内转工部侍郎,任户部侍郎、户部左侍郎,领八旗志书馆副总裁兼兵部侍郎,任詹事府詹事,充三礼馆副总裁,奉旨祭夏禹王陵,充明史纲目馆副总裁,补光禄寺卿,奉旨典试江南,充江南乡试正考官,授内阁学士。乾隆八年(1743年),因病原品休致。李绂一生忠爱词章之学,作诗以古人诗文典章为师,以前辈先贤为师,尤以江西诸位先贤达人为师。有《穆堂初稿》、《穆堂别稿》等专著传世,其中《穆堂初稿诗集》收录了李绂创作的古今体诗1122首,是研究李绂一生思想、学识、人生经历的重要著述,也是研究清朝康、雍、乾三代朝政、时况、民情的重要佐证史料。本文从内容的完整性、印刷质量、行文版式等多方面考虑,以“珊城阜祺堂”所藏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
李秉礼《韦庐诗集》校注
作者:赵志方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秉礼  李秉礼  《韦庐诗集》  《韦庐诗集》  李宪乔  李宪乔  隐士  隐士 
描述:诗人辈出。李秉礼的儿子李宗瀚、李宗赢,孙子李联琇都是清朝较有名气的诗人,声名并不限于广西一地。李秉礼的诗歌创作对广西的诗歌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他和宦居广西的高密派著名诗人李宪乔以及广西临桂诗人朱依真一道促使乾嘉时期的广西诗坛达到了相当繁荣的局面,他又和全国各地的诗人多有来往,李秉礼在广西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李秉礼的诗集《韦庐诗集》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进行作品的校勘 注释等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对李秉礼的思想构成、精神追求以及对他的诗歌从内容意旨到艺术表现进行全方位地深入研究,以期在较为详尽的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对李秉礼诗歌成就的公允评价,并通过对其诗歌得与失的分析作出相应的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