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35)
报纸(185)
学位论文(7)
图书(2)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5)
地方文献 (11)
才乡教育 (7)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74)
2013(21)
2012(35)
2009(21)
2007(23)
2006(10)
2004(13)
2003(6)
1999(10)
1983(3)
按来源分组
山西日报(5)
自贡日报(4)
华商晨报(3)
天天新报(3)
大众日报(2)
孔子研究(2)
蒙古学信息(1)
测绘工人(1)
中国水运报(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陆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陆之辩  道德  伦理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 >> 详细
益诗学研究
作者:杨连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学  文学研究  竟陵派  汤显祖  公安派 
描述:益的诗学理论具有系统性,它的确立经过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前后“七子”诗派对早年钱益的诗学祈向影响甚巨,使他一度沉迷于其中,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钱益把早期的诗歌
和会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富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朱熹  陆九渊  和会 
描述:在,主张打破门户,汇集两家之所长,否则,儒学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应该说,和会陆的潮流不是偶然的,它是理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吴澄,作为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深谙陆两家思想之所长,以“和会陆”,继承道统
吴澄“和会陆”的思想研究
作者:黄义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和会  理气未始相离  心事不离 
描述:”来达至圣人之境。此是陆在修养方法上的重要差异。吴澄在本体论上提出了“理气未始相离”的思想,理气不离则“理”与“事”、“心”与“事”不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朱熹的“理本论”与陆九渊的“心本论
陆异同到王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毕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的“理”都具有双重性特征,既是存在于自然世界的客观之理(实然之理),又是存在于人伦世界的主观之理(应然之理)。其中,客观性是显性的,主观性则是隐性的。这一双重性是“理”范畴的内在矛盾。陆之间
陆九渊心学思想探微:以陆交往为线索
作者:丁国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交往  本心   
描述:之会,陆九渊与朱熹首次相识,彼此间切磋学问,陆氏之和诗直贯孟子之真生命,表达其“本心”思想以及直契本心之易简工夫;通过解“九卦序”更是提出了一条“使君子身修而天下治”的“易”学工夫进路:履、、复
论南宋书院理学大师的学术精神——以朱熹、陆九渊、吕祖、张
作者:毛小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宋时期  书院  理学家  学术精神 
描述:文献综述做一说明。 第二部分具体研究南宋书院大师学术精神的内容。它们是:1、兼收并蓄,博采众长;2、讲学会讲、自由辩论:3、正义明道,不谋功利;4、为学之实,崇尚践行;5、学思结合,贵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