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陆之辩  道德  伦理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 >> 详细
《惜乐府》咏物词研究
作者:夏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长卿  《惜乐府》  咏物词  分类  艺术特色  物我关系 
描述:》中的咏物词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赵长卿《惜乐府》进行讨论:第一部分绪论,阐述目前对赵长卿及其《惜乐府》的研究情况、本选题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咏物词的发展历程。在梳理国内研究现状的过程中
和会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富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朱熹  陆九渊  和会 
描述:在,主张打破门户,汇集两家之所长,否则,儒学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应该说,和会陆的潮流不是偶然的,它是理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吴澄,作为元代杰出的思想家,深谙陆两家思想之所长,以“和会陆”,继承道统
吴澄“和会陆”的思想研究
作者:黄义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和会  理气未始相离  心事不离 
描述:”来达至圣人之境。此是陆在修养方法上的重要差异。吴澄在本体论上提出了“理气未始相离”的思想,理气不离则“理”与“事”、“心”与“事”不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朱熹的“理本论”与陆九渊的“心本论
陆异同到王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毕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的“理”都具有双重性特征,既是存在于自然世界的客观之理(实然之理),又是存在于人伦世界的主观之理(应然之理)。其中,客观性是显性的,主观性则是隐性的。这一双重性是“理”范畴的内在矛盾。陆之间
罗汝仁学思想研究
作者:朱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    求仁 
描述:体的展开过程,仁学思想所体现的境界是“万物一体”。罗汝“求仁”的途径是以“一切放下”、“戒慎恐惧”、“当下反求”的无工夫为工夫为特色。泰州学派原本是儒家学派,罗汝认同孔孟以孔孟仁学思想为宗旨
泰州学派罗汝思想研究
作者:谢旭彤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州学派  良知  赤子之心  破光景   
描述:顺适当下。借破斥“光景”,罗汝开出了无执的、活泼泼的精神境界。罗汝认为,《大学》、《中庸》的精义全从《周易》生生一语变化而来。因之,他以《易传》的生生不息观念来解释《大学》。在他看来,生命
赵长卿《惜乐府》的句法研究
作者:赵惠岩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词  句法结构  句法 
描述:生亚先生的《古代诗歌语法》(2004)以及林先生的《古代汉语语法分析》(1996)中的语法理论,以赵长卿《惜乐府》339首词为研究对象,对其句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旨在调查赵长卿词句法结构
贵族才子赵长卿和他的《惜乐府》
作者:王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惜乐府》  《惜乐府》  俗化  俗化 
描述:乐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通过对《惜乐府》第三卷中一段附录以及他与别人酬唱之作等作品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赵长卿是北宋末南宋初人。在那个时代,赵长卿度过了他飞扬
罗汝的社会思想与实践:以《罗汝集》为中心
作者:晏春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  罗汝  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  孩提之心  孩提之心  同天  同天  乡约  乡约  族会  族会 
描述:、正文。(一)罗汝的社会思想理念。提出罗汝理想社会的道德源泉是孩提之心这一道德自我;社会关系的规范是孝弟慈;理想社会的模式是仁而万物一体,在该模式中对人的要求是“行仁义”和“同天”,以实现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