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771)
期刊文章(5159)
会议论文(92)
学位论文(16)
图书(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909)
地方文献 (96)
才乡教育 (12)
地方风物 (12)
非遗保护 (7)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4)
按年份分组
2014(5611)
2013(250)
2012(336)
2008(287)
2007(259)
2006(225)
1999(139)
1992(74)
1987(123)
1979(11)
按来源分组
中国青年报(43)
广州日报(22)
世界教育信息(5)
上海文化艺术报(3)
语言文字应用(2)
体育周报(1)
江苏政协(1)
小学生导读(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
公共利益应是权力利益
作者:许建熔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共利益  权力利益  个人利益 
描述:较国内外关于“公共利益”的学理之争,通过例举、分析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公共利益的法律规范,结合我国国内具体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对公共利益法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后,从而尝试对公共利益立法做出一个初探,当然,公共利益立法的出发点和宗旨只有一个:坚决摒弃权力利益,严格区分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更好地保护个人利益。
汤显祖评《间集》研究
作者:张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间集》  王学  反思  阐释  主“情” 
描述:间集》研究进行大致的梳理,明确不同时期的文人对《间集》的认识及《间集》所演绎的相应角色,在此基础上对汤显祖评《间集》的生平及思想背景做进一步的探究。第二部分,对汤显祖评《间集》的述论
间集》汤显祖评点之研究
作者:吴新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间集  评点  语言与手法特色  词学观 
描述:评点间词的时候,将至情观贯注其中,因此他的《间集》评点仅能抒发真知灼见,更能时呈灵心,开后人无限眼界。汤显祖评《间集》,上起温庭筠,下讫李珣,都有评及。他的间词评的语言和手法特色有三:一是
张九《孟子传》研究
作者:于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九  《孟子传》  孟学思想  王安石 
描述:们纷纷对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提出了怀疑和批判。张九作为尊孟派中的重要一员,主要对疑孟派怀疑“孟子劝诸侯自为天子”、“孟子尊周王”等主张作了批判,阐述他自己对孟子及其思想的认识。张九认为孟子
王安石《字》研究
作者:陈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字說  形義關係  音義關係 
描述:然的。它最大的缺失在於以会意之法解绝大部分汉字,特别是在汉字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形聲字;其次在释义中羼杂佛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和政治思想,陷入了主观主义的泥沼,偏离了文字训诂的轨道
汤显祖的“情至
作者:钟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至  情至  生生之仁  生生之仁  心学  心学  情感解放  情感解放 
描述:”的看法是存在矛盾的,他认为能以“礼”害“情”,又不想或者不能公开彻底地反对。公安派的“性灵”,与冯梦龙的“情教”从不同的角度,对“情至”进行了发挥,它们共同构成了晚明情感解放的大潮。
吴炳与《粲斋五种曲》研究
作者:陈淑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粲斋五种曲》  思想价值  创作特色 
描述:(1620-1648)。关于他晚年的死节问题,人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投降,一种是忠节。根据各种材料记载,大部分人认为吴炳是个忠君爱国的有志之士。另外,吴炳提出了“情邮”,在艺术上主张继承
吴炳《粲斋五种曲》考论
作者:刘佳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吴炳  传奇  传奇      情邮  情邮 
描述:明时代下戏曲创作的社会环境,以及吴炳其人经历了科举被诬、官职更替、官场纠纷、辞官创作几个重要阶段,梳理总结前人关于吴炳死节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探索《粲斋五种曲》本事溯源,“小青题材”的演进和赋予
吴炳《粲斋五种曲》研究
作者:车泫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斋五种曲 
描述:在晚明剧坛上,“阳沈之争”引起了许多戏曲家折衷两家长处的趋向,其中吴炳在实际创作上被认为是这类代表的作家之一。作为临川派的作家,他也看重调声协律的问题,因此他的《粲齐五种》对清初戏曲家影响较大
梅鼎祚《青泥蓮記》研究
作者:陳慧芬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娼妓  青泥蓮  湯顯祖  梅鼎祚 
描述:料可供參考。在明代,文言小說的發展除了自己創作之外,匯編舊作的風氣也相當盛行,5如果不知道梅鼎祚的學術背景,自然也難以相信他在短短的時間裡便將《青泥蓮記》編集成書。透過考察他的生平與交遊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