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58)
报纸(472)
图书(22)
学位论文(12)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01)
地方文献 (103)
地方风物 (20)
红色文化 (13)
才乡教育 (10)
非遗保护 (10)
宗教集要 (9)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204)
2013(78)
2012(116)
2010(105)
2009(74)
2007(75)
2004(34)
1992(17)
1990(16)
1987(23)
按来源分组
艺术百家(10)
美术观察(9)
社会科学战线(3)
诗选刊(3)
文学与人生(2)
文艺争鸣(2)
中国油画(2)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1)
科教文汇(中旬刊)(1)
花城(1)
湯顯祖作品研究
作者:Yue wa Ko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湯顯祖作品研究
湯顯祖作品硏究
作者:高宇華  年份:196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湯顯祖作品硏究
关于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梦”和“情”的表现
作者:轮田由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关于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梦”和“情”的表现
《诗经义》研究
作者:张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义》  基本框架  《诗序》  诗学价值观 
描述:努力揭示出《诗经义》的内在体例与诗学价值观,并从中挖掘出《诗义》对宋代的深刻影响,因此,命名为《<诗经义>研究》。通过对《诗经义》训释特点和训释体例的研究,尝试将蕴涵其中的王安石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义》
作者:胡金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人性论  人性论  《三经义》  《三经义》  《字说》  《字说》 
描述:本身就是一个内圣外王并重的体系:既将德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注重对功利主义的追求,这是王安石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本质特点。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本体的思想体系,王安石提出了“法其意”和“道之全”的思想。“法其意”就是要效法其精神实质,所以形式上可以而且必然与先王不同,王安石以此强调了“变”的思想。“道之全”与理学家以五常为道本体的体系有很大不同,王安石以“道之全”的思想为指导主张公开吸收佛道诸子百家的思想,王安石从“惟理之求”和“合吾心者”的标准出发,挣脱了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因而王安石所确立起的道不仅仅包括了一些道德伦理的内容,而且还有功利主义的因素。王安石的道本体作为最高的范畴表现在万物之中的人身上,就是人性。与王安石的道本体相对应,王安石人性论的内涵中既有德性的一面,又有智性的一面。...
王安石《诗经义》研究
作者:廖育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  宋代经学 
描述:著作在明初已全部亡佚,目前可見的只有清代所輯的《周官義》一部輯佚書。王安石參與的宋代熙寧變法所著的《三經義》,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官義》,內容鋪陳改革宋代吏治與經濟的藍圖,受到撻伐最深,王安石將
《三经义》与王安石新学的形成
作者:吴依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三经义》  王安石新学 
描述:本,教導士大夫明瞭經義,推行治道。晚年強調透過字的拆解,即能明瞭經典的義理,將訓詁與義理結合。《三經義》並非是完全自出新解,注解時以己意為取捨,將自己的注解提升到漢、唐舊注的地位,不像《五經正義
王安石《诗经义》(辑佚本)研究
作者:朱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官修经书  王安石诗学  《诗经义》 
描述:石的《诗》学观点有重要意义,故笔者拟就现有材料对《诗经义》作一全面研究。因原书已佚,本文以程元敏《诗经义辑考汇评》为底本进行研究,参以邱汉生《诗义钩沉》辑佚本。 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概述
王安石义利观的“义”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王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统一  以义理财 
描述:具有了鲜明的、与其他书斋理论家不同的实践特征,这也是其义利观的“义”之所在。本文即是旨在阐明这种“义”并就王安石义利观的当代价值进行探讨。本文首先探讨了王安石义利观得以提出的人性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郑玄注“古文”
作者:范常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郑玄注  《周礼》“故书”  《仪礼》“古文”  出土文献   
描述:用字习惯用隶书写成的本子。接下来,我们还对研究者在利用这些“古文”材料时出现的一些疏失作了例举。第二章是对《周礼》郑注“古文”的证。通过证可知,《周礼》郑注“故书”同《仪礼》郑注“古文”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