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范畴研究
作者:王斯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描述:释,“”与“性”、“理”等概念的关联,对陆九渊心学思想作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除导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三章。第一章对陆九渊范畴的理论来源作了论述,说明陆九渊范畴与南宋时期儒佛两家相关理论的关系
陆九渊道德思想的研究
作者:彭艳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   
描述:道德原则、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陆九渊以“即理”的本体论和“人性本善”的善恶论做为道德依据,支撑着他“尊德性”为首的道德教化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的最终
陆九渊的“问题”及其意义
作者:王家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心  真理性理观念 
描述:,学者对陆九渊与朱熹的比较、研究大多数都局限在了具体观念层面,只在观念层面探讨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这其实都没有意识到陆九渊哲学的本质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解析,来展示陆九渊真实的思想内涵及陆九渊所真正关心的问题——真理性的理观念何以可能的。
《周礼》所见地方行政组织考察
作者:董巧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乡遂制度  地方行政组织  地域组织  行政组织职能 
描述:中期以后,血缘组织和地缘组织并行的阶段。随着井田制度的弊端逐渐暴露,历史的发展要求地缘组织的行政职能逐渐加强,最终形成了凌驾于宗族组织之上的权力机构,但宗族组织仍然在地方行政事务中起到重要作用
与践—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振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孝悌慈  打破光景  修正 
描述:和践履的双重指向都归结到“孝悌慈”上来,而“孝悌慈”之道德依据源自个体禀赋于天道的“赤子之心”,“见”便成为觉悟世人、成就圣贤的重要环节。“见”既有对本心的自信,又包含本心“不容己”要呈现自我
之超越:陆九渊心学进路的构建
作者:苍虹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之超越:陆九渊心学进路的构建
陆王学派的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月清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易学  理学  心学 
描述:湖是宋明学派易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易学认为易之理即人之心,并惟以人心为主,以己之心为易,象数事物皆在所略,以不起意为宗,建立了学派最完整的易学哲学体系;王阳明悟不离易道,以《周易》为明理决疑
与治道——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及其哲学基础
作者:卢豪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哲学思想  思想  政治思想  社会治理  治道    和谐  秩序 
描述:,以内圣外王为基本框架,在恪守儒家本位的基础上,融通佛老,兼采诸子,学术特征以天道心性义理为主旨,它是第一个成功地取代汉唐注经之学的义理之学。王安石的政治思想超越了当时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他用“
即理到外无理:浅谈王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郑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即理  外无理  陆王心学 
描述:其学说所造成的“天人相分”的境地。王守仁在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对于心学的发展成果以及佛道两家的思想,对陆九渊既有的心学思想加以完善和提升,提出了“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师造化-谢逸娥画荷之创作研究
作者:黄谢逸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荷花画  师造化  水墨画 
描述: 棉薄之力。 荷花是中國花鳥繪畫藝術中相當具代表性的題材,不論其淡雅而不俗的清 姿、亭亭淨植、不蔓不枝的傲岸,或出汙泥不染的精神意涵,在在讓筆者嚮往 之,「花中君子」的美譽,更符合文人水墨畫的精神──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