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67)
学位论文
(4)
会议论文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
才乡教育
(11)
地方文献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2
(5)
2011
(4)
2007
(3)
2006
(3)
2005
(2)
2002
(3)
2001
(3)
1995
(3)
1988
(3)
1982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
江西社会科学
(4)
哲学研究
(2)
美与时代(下)
(2)
广东社会科学
(1)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1)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儒学
大乘佛教
太极图说
如来藏
人性
哲学心理学
思想
天地
哲学本体论
道统
宇宙
陆九渊
吕祖谦
创作论
吴澄
体用
性之情
天人合
“理”
儒家
内在超越
心学
顿悟
失落
回忆说
价值
天理人欲
历史观
古代哲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心性本体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
张国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
象
辞
辞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
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理气、
心性
的阐述上。人们一般认为,其学术有“和会朱陆”的特点。学界对吴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吴澄的象数思想 在吴
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研究
作者:
葛维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论
心学
朱陆之争
描述:
其
心性
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用孟子的
心性
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
心性
论思想
孟子
心性
论对宋代
心性
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
段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
心性
论
宋代儒学
心性
之学
描述:
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
心性
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作者:
姜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派
文采派
本色派
本色派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描述:
用这一理论术语时具体所指并不是一样的。大体而言,“本色”涵盖了包括语言、审美风格、音律、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舞台表演等戏曲文学组成元素。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本色”论实质上是关于戏曲的
本体论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