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0)
学位论文
(5)
会议论文
(4)
报纸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
才乡教育
(7)
地方文献
(2)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
(4)
2010
(2)
2009
(6)
2008
(2)
2007
(4)
2006
(4)
2002
(2)
1999
(4)
1994
(2)
1993
(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9)
中国哲学史
(3)
孔子研究
(2)
江西社会科学
(1)
人民日报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争鸣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1)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宇宙
道统
“理”
陆九渊
人性
哲学心理学
吕祖谦
吴澄
哲学基础
南宋时期
体用
性之情
天人合
儒家
王安石
章句之学
仁者寿
顿悟
失落
回忆说
价值
天理人欲
雷思齐
象数
心学
和而不同
儒学
北宋
图书之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心性之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吴澄的象数义理
之学
作者:
张国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
象
辞
辞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
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理气、
心性
的阐述上。人们一般认为,其学术有“和会朱陆”的特点。学界对吴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吴澄的象数思想 在吴
孟子
心性
论对宋代
心性
之学
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
段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
心性
论
宋代儒学
心性
之学
描述:
存在的必然性;孟子道性善,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道德伦理存在的可能性;并提出以个人之“心”为落脚点的修养学说,为道德伦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靠的途径。宋代
心性
论以此为基础,加以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
心性
之学
。
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研究
作者:
葛维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论
心学
朱陆之争
描述:
其
心性
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用孟子的
心性
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
心性
论思想
李觏易学视野下的经世
之学
作者:
崔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易学
易学
象数
象数
义理
义理
经世
之学
经世
之学
政道
政道
治道
治道
王道愿景
王道愿景
描述:
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学界对李觏易学思想、尤其是象数易学思想的研究还有欠缺。学界尚没有人将李觏的经世
之学
和背后支撑其经世
之学
的易学大视野结合起来进行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界对李觏思想研究的深入。本文
晚清瑞安孙氏家学研究:从一个解度观照晚清“经世”
之学
作者:
兰秋阳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永嘉学派
晚清瑞安
孙氏家学
《周礼》
经世致用
描述:
的缩影。《周礼政要》大量引述了英、俄等国的近代资料,对清末内政提出了系统改革设计。晚清经学家通过汲取西学,转化经学资源,构建新的理论,表明传统“经世”
之学
适应时代潮流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推动了儒学形态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