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35)
报纸
(58)
图书
(29)
学位论文
(8)
会议论文
(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9)
地方文献
(34)
才乡教育
(8)
地方风物
(4)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
(46)
2010
(20)
2009
(14)
2007
(14)
2006
(7)
2002
(6)
1999
(9)
1998
(8)
1995
(3)
1993
(7)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2)
中国哲学史
(3)
中华文化论坛
(2)
孔子研究
(2)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江西教育科研
(1)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1)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人性
哲学心理学
道统
宇宙
陆九渊
吕祖谦
吴澄
体用
性之情
天人合
“理”
儒家
顿悟
失落
回忆说
价值
天理人欲
病机
宋明理学
授奖
姑苏
戏班
晏殊
艺术价值
文学评论
政治部
王安石
空首
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心性为二】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吴澄的象数义理之学
作者:
张国洪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
象
辞
辞
理气
理气
心性
心性
道统
道统
描述:
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理气、
心性
的阐述上。人们一般认为,其学术有“和会朱陆”的特点。学界对吴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第二部分 吴澄的象数思想 在吴
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研究
作者:
葛维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性
论
心学
朱陆之争
描述:
其
心性
论思想的重要理论价值,并探讨了其对当前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认为,陆九渊
心性
论思想是其在家学环境的熏陶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下,用孟子的
心性
论命题对大程、上蔡、信伯、无垢等人的
心性
论思想
孟子
心性
论对宋代
心性
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作者:
段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
心性
论
宋代儒学
心性
之学
描述:
的继承和发展入手,来审视孟子
心性
论在宋代的地位以及影响。 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觉之心、修养学说以“心”为落脚点、性善以及性来自于天。孟子
心性
论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不同影响
汤显祖“
二
梦”研究
作者:
付红霞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
二
梦”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描述:
祖不写其他作品,一部《牡丹亭》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不然。“
二
梦”并非《牡丹亭》的次篇,而是《牡丹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言结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艺术成就等各方面来评价
临川
二
谢诗歌论稿
作者:
田艳莉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逸
谢薖
黄庭坚
描述:
实地考察其诗歌的本来面貌。但是抛开江西诗派成员这一限定不等于否定
二
谢诗歌与江西诗派之间的关系,本文仅仅是想从另一角度,在没有任何预设的前提下审视
二
谢诗歌。本文将
二
谢诗歌的主题概括为五点——寄赠送别
汤显祖“
二
梦”接受研究
作者:
李敏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
二
梦”
接受
批评
描述:
佛也许是排遣人世苦难和忧伤的另一种途径。于是“南柯梦”、“黄粱梦”这样反映人生无常的梦境便笼罩在知识分子头上,汤显祖的“
二
梦”正是用传奇的方式将这两个故事搬上舞台。这两部传奇产生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江河的空间:从王安石与
二
程的义利观比较看江河文化对生存空间
作者:
胡芝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
程
二
程
王安石
王安石
义利之辨
义利之辨
生存空间
生存空间
描述:
和
二
程的义利观比较为切入点,梳理比较二者对于义利的看法,分析其观点背后的学术支持,以期发现其观念中关于生存空间的架构。从而一窥显性于传统中的黄河文化和相对隐性的长江文化对于这个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痴情两公子 风华
二
词人:晏几道与纳兰性德词之比较
作者:
吕菲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
诗词
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
晏几道
晏几道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描述:
北宋的晏几道和清朝纳兰性德是在词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词人,他们都是痴情的公子,在身世、禀赋、才华、性格与人生价值取向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均以小令见长,所以在词学研究中也就具有相当大的可比性。本文就是从这两位词人的生平、思想以及作品的内容、形式、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