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
-
作者:金鸿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牡丹亭》在昆曲舞台上的流变
-
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江西广昌“孟戏”的文化考察
-
作者:吴承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孟戏文化 民间传说 古代文学
-
描述:涵相当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本文正是以此为个案,从孟姜女故事的源起、流传及意义演变入手,对曾、刘两家“孟戏”的文本进行考源
-
王安石尊孟思想與北宋孟學
-
作者:林裕學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孟子 孟子 北宋孟學 北宋孟學 尊孟思想 尊孟思想
-
描述:孟子相關的著述入手,分析王安石如何闡發孟子思想,使其適合宋代政治與學術的需求,為宋代儒者所肯定,進而成為宋代儒學的中心,並由此論證王安石在北宋儒學發展上的關鍵地位。本文共分五章,探討王安石尊孟思想與北宋
-
陆九渊的孟学思想研究
-
作者:韩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孟子 本心 义利之辨 发明本心
-
描述:而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论述陆九渊的孟学思想。首先,介绍陆九渊孟学思想的形成,主要从时代背景、二程的影响,佛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其次,阐述陆九渊孟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本心、辨志、发明本心
-
两宋孟学研究
-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孟学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
描述:考察两宋时期的孟学的演进过程,剖析两宋学人对孟子思想的诠释,研究两宋孟学对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力求对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在两
-
戏剧中的梦幻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
描述:戏剧家,在伦敦的戏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与汤显祖的政治活动相比,莎士比亚几乎与政治无涉。汤显祖满怀“治国平天下”的踌躇之志,梦碎之后在诗文和戏曲中宣泄愤懑;相比之下,莎士比亚英国的舞台上却
-
戏曲·仪式·社会:江西宜黄戏的个案研究
-
作者: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发展变化 功能 社会变迁
-
描述:黄戏的演出主要是在民间的“社祭”及其他的酬神活动时进行。这种情形下的戏曲演出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之心,因而其功能表现为娱神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宜黄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其功能
-
戏曲与地方社会:以宜黄戏为个案的研究
-
作者: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曲 演艺活动 社会历史变迁
-
描述:在民间的“社祭”及其他的酬神的活动时进行。这种情形下的戏曲演出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之心,因而表现为祭祀性功能。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宜黄戏曲活动开始繁荣起来,而戏曲的功能也逐渐从娱神转向娱人。进入新时期后,由于戏曲被纳入了国家文化体系,因而成为国家的宣传喉舌,其功能再次出现变化。宜黄戏曲的曲折历程和功能的演变一定层面上反应了宜黄的社会历史变迁。本文正是以这种从宜黄戏曲的这种变化入手,以其功能的演变为主体,探讨宜黄戏曲演变与其地方社会的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
戏剧中的梦幻——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比较研究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莎士比亚戏剧 戏剧 比较文学 文学史 作家评介 戏剧评论
-
描述:舞台上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与汤显祖的政治活动相比,莎士比亚几乎与政治无涉。汤显祖满怀“治国平天下”的踌躇之志,梦碎之后在诗文和戏曲中宣泄愤懑;相比之下,莎士比亚英国的舞台上却左右逢源,名利双收
-
取孟越韩,治道合—王安石政治改革思想研究
-
作者:赵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熙丰变法 儒学 道学
-
描述:自信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揭示了道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熙宁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王安石作为关键人物,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儒学和佛老思想交锋。研究方法上,一是注重过程和变迁,关键性的动态过程比静态内容更能揭示思想的发展;二是采用系统性的方法,以“治道”关系为主线进行整体联结;三是着重以孟子和韩愈为参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