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9)
报纸(144)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03)
地方文献 (10)
地方风物 (10)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11)
2012(16)
2006(9)
2004(2)
2001(9)
1999(6)
1998(6)
1995(4)
1984(4)
1981(2)
按来源分组
山东中医杂志(2)
大同日报(1)
父母必读(1)
花木盆景(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
办公室业务(1)
江西日报(1)
科学养生(1)
亚太传统医药(1)
家庭医学杂志(1)
《牡丹亭》伯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韵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  翻译  翻译策略  《牡丹事》 
描述:其隐喻翻译更是难以找到定量翻译研究的先例。 本文基于纽马克对隐喻翻译的分类方法对《牡丹亭》中伯译本和汪译本的隐喻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平行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比了
中古入声在言中的舒化研究
作者:冯法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入声舒化  声调归并  主元音  韵尾 
描述:即:p尾最先消失,t尾次之,k尾保留,最后k尾演变为?尾,随着入声读音的进一步舒化,?尾也大量脱落。此外我们还考察了韵书中的历史材料,也对上述观点做出了佐证。通过对有入声韵方言舒化字归调情况和无入声调方言入声字归调情况的研究,归纳了舒化入声字声调的归并情况,发现入声舒化后归去声是有入声韵方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并总结了舒化入声字归调的两种原则:调类原则和调值相近原则。.通过考察舒化字韵母的读音类型,总结了不同方言舒化入声字韵母与阴声韵的合并归向,并指出了研究这一归向的意义;同时发现入声字舒化后主元音发生了低化以及i元音的舌尖化;最后归纳了入声字舒化后韵尾的继续变化情况。
法律 至情 结构:沈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文体本
作者:王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填词  法律  至情  结构 
描述:传奇艺术特征提供一个可行的角度。 在明清众多文人“填词”观念中,沈璟、汤显祖和李渔三人的主张具有代表性。沈璟重视“法律”,主张“名为乐府,须叫合律依腔”,“用律诗句法须审详”,“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律吕也难褒奖”,他坚持传奇的音乐性和演出性的立场极为坚定。“法律”说,来自于文学与音乐结合时对音乐性的关注,来自于对传奇艺术演出特征的尊重,来自于对传奇发展前途的担忧。“法律”说不仅历史依据源远,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它批评了传奇发展中忽视音律规范的不良现象,从而使传奇正常发展得到理论上的保障。讲究音律,显然是传奇艺术的特征之一。 汤显祖提出传奇应该表达“至情”,看重“自然灵气”,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文学的生命力呈现。《牡丹亭》即是“至情”...
中古入声字在邢台言中的读音研究
作者:李于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入声  舒化  简化  层次 
描述:地域上的差异表现观察入声演变的一些规律和特点。邢台地区入声的演变情况相当复杂,它的演变受多种条件的制约。从入声调的角度来说,清入、次浊入,全浊入舒化的进程并不同步;从入声韵的角度来说,有简化和舒化两种类型的变化。影响入声舒化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不能只从单个的因素出发去研究它对入声舒化的影响,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去考虑,也许更有帮助。
中古入声字在广平言中的读音研究
作者:刘秀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平方言  入声  舒化  文白读  舒声促化 
描述:镇、东张孟乡)三块儿,共选取了16个点进行调查、描写、比较、分析,希望从共时角度观察入声演变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年龄层次方面涉及中部老中青三代,力求从历时角度探究入声的动态发展。文章还描写分析了与入声相关的文白读现象,舒声促化现象等。论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首先介绍了广平概况,包括地理状况、历史沿革和方言特点;其次简要总结了晋语研究成果,包括早期晋语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晋语研究;最后是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写作思路。第二部分是广平方言入声的内部差异。从西南、中、东北三个部分之间的差别观察、分析广平方言入声的特点。广平方言入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由西南向东北,保持入声调类的入声字逐渐减少,入声味越来越淡。完全舒化的入声字和正在派入三声的入声字逐渐增多,入声存在渐趋消失的趋势。二、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