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1)
报纸(39)
学位论文(5)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
地方文献 (7)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8)
2012(11)
2011(12)
2010(10)
2008(6)
2007(3)
1994(4)
1988(1)
1986(1)
1983(3)
按来源分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
浙江日报(1)
民主(1)
红楼梦学刊(1)
乐山史志资料(1)
文史参考(1)
诗林(1)
解放军报(1)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
长城(1)
泰欧巴德‧贝姆之大波兰舞曲分析与诠释 曾佩长笛独奏会
作者:曾佩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欧巴德‧贝姆之大波兰舞曲分析与诠释 
描述:作品,完成於1831年,與他在1832年研發新式長笛成功的時間十分相近,筆者推測兩者之間有著重要的關聯性,因此,選擇貝姆的《大波蘭舞曲》作為研究探討的主題,曲中的旋律線條及和聲手法曾被當代的樂評家評為極佳的作品。本論文主要分別在以下四個章節中來探討貝姆《大波蘭舞曲》: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闡述貝姆之生平貢獻與音樂理念、第三章則為音樂分析、第四章探討練習方式與詮釋建議來分析研究此曲;瞭解貝姆創作音樂旋律線條與和聲細膩之特點;並透過樂譜上的音樂術語、力度表現及長笛的演奏技法再加以深入探討。經由此研究,期以幫助演奏者能對此作品內容的線索和契機更加明瞭,並能獨具掌握個人演奏的風格。
适思想研究:从对程朱道统观的批判谈起
作者:孙华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陈亮  陆九渊  道统  易传  永嘉学派  王霸之辩 
描述:道體所進行的改造。此章可見出葉適重視人事剛健不息之積極精神,及與朱熹學說之分判;第三章透過人性論、認識論、教學法三方面,討論葉適對於《中庸》「天命之謂性」、《孟子》「貴心官賤耳目」、《大學》「致知在格物」等說法之批評,此章可見葉適對於客觀禮法制度之重視,及與陸九淵、楊簡等心學之分判;第四章藉由朱熹以道德言政治之不足,以及陳亮為求現實事功而為漢唐君主曲解背書之弊,凸顯中國政體建立制度的必要性,此章可見葉適永嘉之學與陳亮永康之學之分判。第五章檢討葉適學說之優缺點,並衡定其思想價值。 經由以上的討論,本文歸結葉適學說重視「人事施為」與「客觀制度」的兩大特色。就南宋積弱不振之國勢與朱熹、陸九淵等內聖心性之學闡揚之時代背景觀之,葉適學說欲由外王客觀制度以補其缺弊,實有其意義與價值。惜其說往往因過度強調外王制度而無法正視內聖心性之價值。
对李觏、适经济思想中几个问题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士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对李觏、适经济思想中几个问题的比较研究
北宋祐、治平年間理財思潮探析:以王安石、司馬光為中心
作者:任仁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财思潮  王安石  司马光  天地之产 
描述:的焦點。為富國强兵、擺脱宋廷的内外困局,他们遂针封“理财”問题展阴充分封論,各抒已見。而當畴有關理财問题的奏疏及裱論又以祐、治平年間為多,蔚然而成一時之社會思潮。在此番理财思潮之中,王安石與司馬光
昆曲“派唱口”的历史传承及传谱唱腔特点研究:以《牡丹亭·
作者:祝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派唱口”  纳书楹曲谱  传承特征 
描述:文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堂一派七代传人和四代传谱的传承关系进行梳理,进而探寻堂一派传人、传谱的特征以及“派唱口”的唱腔特点。本文共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堂一派的七代传人(堂、钮匪石、金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