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及其过程:以许渊冲英译《牡丹亭》
-
作者:吴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剧翻译 戏剧翻译 舞台表演 舞台表演 功能理论 功能理论 翻译模式 翻译模式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为例,采用诺德的功能论对戏剧翻译及其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牡月‘亭》属于比较典型的案头剧,里面包含着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因此,在把它翻译成适合舞台演出的英语文本时,许教授应该对原文进行了
-
1992-2005中国昆剧团体来台演出之《牡丹亭》音乐研究
-
作者:纪天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剧 曲牌 南北曲 牡丹亭 江苏省昆剧院 上海昆剧团 戴培德 张继青 华文漪
-
描述:與和聲運用等,藉以審視後場樂隊於《牡丹亭》舞台演出的不同戲曲烘托效果;點示出崑劇後場的豐富變化,至今仍不斷地持續發展。結論係歸納各個演出的總體特點,劇本與唱腔方面以浙崑改動最少、江蘇省崑劇院和蘇崑次之
-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
描述:方式,兩岸的戲曲演出因而展現了更多不同的面貌。其中,舞台美術在演出的視覺呈現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牡丹亭》在1980年以後有豐富的演出紀錄,除了劇本改編、表演風格之外,在舞台美術設計方面也有相當
-
20世纪昆曲《牡丹亭》的传播
-
作者:王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
描述:上演出之后,承载了昆曲艺术的经典特质,能够充分表现昆曲演员各方面的传统艺术修养,成为20世纪各个时期昆曲传授和昆曲传播的首选剧目,体现了其不可取代的艺术经典性传播特质。文人基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
-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
作者:刘淑丽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
描述:《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
《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
-
作者:张雪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本 改编本 选本
-
描述:《牡丹亭》在评点家、改编者、选家的共同努力下,致力于传奇文学语言结构自身内部规范的制定、修正和完善,实现从案头走向场上的独特历程。 绪论部分概要地介绍了《牡丹亭》评改选本的研究概况,总结其贡献
-
《牡丹亭》个性化唱词的英译研究
-
作者:任延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个性化 唱词 英译
-
描述:有个性化的唱词。《牡丹亭》的主要故事情节集中在了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身上,而他们也正是个性特征最为明显的人物形象。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分四章来分析译文中对于各个人物个性化唱词的翻译。第一章写杜丽娘唱词中
-
明末《牡丹亭》评点改编本研究
-
作者:郑晓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评点本 改编本
-
描述:手法,塑造出更为丰满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出更为深刻的思想主题;此外,在场面...
-
《牡丹亭》的电影传播
-
作者:宋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戏曲电影 戏曲电影 传播 传播
-
描述:》堪称经典,本文以这两部戏曲电影为对象,具体分析电影对于戏曲《牡丹亭》的传播。本文分为两章,第一章从戏曲的艺术手段——唱、念、做,以及人物造型艺术——戏衣和化妆几方面入手,说明戏曲电影记录了《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