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牡丹亭》在晚明的传播与接受
作者:李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晚明  传播  接受 
描述:品的传播接受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中进行。适宜的历史情境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与接受。晚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王学左派的兴起为《牡丹亭》的传播接受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而颇为盛行的娱乐风气及戏曲地位
汤显祖“二梦”接受研究
作者:李敏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接受  批评 
描述: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讨论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要考虑它曾经被多少人接受过。本文试图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汤显祖“二梦”的传播情况。第一章,讨论“二梦”的文本接受。第一节,关于“二梦”的版本,《邯郸记》、《南柯记
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
作者:赵雅琴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闺阁女性  接受 
描述:和闺阁女性的生活状态,来探讨明清之际闺阁女性接受《牡丹亭》的状况。
曾巩散文在两宋的接受研究
作者:孟丽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两宋  接受  影响  元明清 
描述:巩一生可谓偃蹇,但其精神却是值得称赞的,屡战屡败再战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三、本章主要从北宋开始到南宋朱熹之前,宋代人对曾巩散文的接受情况做一论述,在这里主要集中在王安石、欧阳修和吕祖谦
北宋古文家对柳宗元古文接受研究:以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为例
作者:栗世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宗元  北宋古文  古文接受  接受美学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描述:佛教,所以对柳宗元的接受,历来众说纷纭。本论文从不同人物,不同观察视角对柳宗元的接受情况进行梳理,从而探讨不同人物对于柳宗元古文接受的深层原因。欧阳修作为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他继承了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郑玄注“古文”新证
作者:范常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郑玄注  《周礼》“故书”  《仪礼》“古文  出土文献  新证 
描述:用字习惯用隶书写成的本子。接下来,我们还对研究者在利用这些“古文”材料时出现的一些疏失作了例举。第二章是对《周礼》郑注“古文”的新证。通过新证可知,《周礼》郑注“故书”同《仪礼》郑注“古文”相类似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作者:刘淑丽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描述:《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
作者:柳春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古文  桐城派  声音现象  曾国藩  古文教育 
描述:成为古文家研究的对象。而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湖南士人试图以古文的气势来挽救桐城文章的空疏,强调文与“事”的结合,但终是在古文、骈文内部进行调整,未能找到与时代新事物相称的古文艺术形式,难以像韩愈
曾巩文学思想及其传播与接受
作者:薛俊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文道观  散文  批评 
描述:、行文讲求法度;行文曲折,运笔柔婉;语言平正雅洁的特点。第二章“曾巩文学思想的传播与接受”,首先是两宋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北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对曾巩多有赞誉,称道他的文章独具一格。延及南宋,理学家
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批评与接受
作者:刘文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古代诗歌  文学批评  文学接受  宋代诗话  李壁注  诗歌创作 
描述: 第一章研究王安石诗歌在宋代的刊刻情况,并对两个刊刻高潮的历史背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