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大学生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结构和特征
作者:缪佩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自我  现实自我  量表  网络使用  人际关系  博士学位论文  网络城市  自我参照效应  理想自我  总体比较  自我概念  自我意识的  不一致  得分  人格健全  人际交往  可能自我  维度分析  情境论  黄希庭 
描述:大学生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结构和特征
王安石义利观的“新义”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王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义利观  义利统一  以义理财 
描述:具有了鲜明的、与其他书斋理论家不同的实践特征,这也是其义利观的“新义”之所在。本文即是旨在阐明这种“新义”并就王安石义利观的当代价值进行探讨。本文首先探讨了王安石义利观得以提出的人性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困境·绝境·处境——王安石变法故事的当代讲述
作者:卢燕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故事  故事  现代性  现代性  人民  人民 
描述:代历史叙述的反思。本文首先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为切入点,考察了王安石故事在传统历史中何以被讲述成一个否定性故事的深层原因;继而进入现代历史的起点处,研究这个在传统历史中被否定的故事,如何被启蒙先驱梁启超重新讲述成一个朝向进步的肯定性故事;最终,在梁启超开启的现代叙述思路中,通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邓广铭四十六年中四写王安石这一事件,将对这个故事的追踪和研究落脚于对中国当代历史的讲述和反思。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追踪研究,本文试图揭示不同时代故事讲述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对上个世纪一百年间中国所苦苦追寻的“现代性”所作的的思考,并通过对他们思考得失的再思考,来对中国自己的文明与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文明之间的关系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回答,并在这一思考和回答中回应本文最核心的问题:在一个以“现代性”为主旋律的世纪及其以后的历史中,一个古老民族究竟以什么为核心力量,来担负起一个怎样的“现代中国”梦想?
吴嘉善及其数学工作研究
作者:高红成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嘉善  算书廿一种  翻译小补  洋务教育  数学著作 
描述:吴嘉善,字子登,江西南丰人,约生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获馆选庶吉士,次年散馆授职翰林院编修.同治三年(1864年)至七年(1867),任广州同文馆汉文教习,兼授算学.光绪四年(1878)任驻西班牙、秘鲁两国参赞,五年兼任出洋肄业局委
汤显祖“临川四梦”当代戏曲改编的美学思考:以昆曲、粤剧、赣
作者:赵媚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曲改编  美学思考 
描述:的变化发展,密切关照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并由戏曲艺术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美学理念提供理论支撑,融现代审美理念与传统戏曲美学于一身。在戏曲美学和时代理念的双重审视下,戏曲改革才能走上艺术与市场双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