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道德思想的研究
作者:彭艳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   
描述:道德原则、道德教化、道德修养、道德境界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陆九渊以“心即理”的本体论和“人性本善”的善恶论做为道德依据,支撑着他“尊德性”为首的道德教化论和“发明本心”的道德修养论。道德修养的最终
有情人不在天涯--《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徐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伦理  道德 
描述:有情人不在天涯--《西厢记》与《牡丹亭》
吴与弼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廖增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修养  道德 
描述:部分主要介绍吴与弼的理学的产生,包括理论渊源及时代背景。第三部分从本体与工夫的角度对吴与弼的理学进行梳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讲吴与弼为学目的;践履道德从而成为圣贤。第五部分对吴与弼的理学作总体评析。
朱陆哲学比较研究
作者:彭永捷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朱陆之辩  道德  伦理 
描述: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绪论 宋明理学的一条主线 朱熹和陆象山都是南宋时代的大儒,他们分别是理学中道学与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道学和心学又成为宋代理学以及整个元、明、清哲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学... >> 详细
王安石与北宋道德性命学
作者:徐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很少为人注意。本文则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地探索,并且在整体思路上采用一种新的尝试,即以古人政治、道德、哲学浑然一体的思想状态为出发点,着重将道德性命学理论的理解,与北宋士人所处的现实困境相联系
王安石变法与传统中国的近代转型
作者:陈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近代化  近代化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  宗族社会  宗族社会 
描述:有关问题。
传统到“青春”:昆曲《牡丹亭》传播现象分析
作者:梅不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  牡丹亭  传播 
描述:》”的多年关注、(演出推广)参与,希望能够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基于历史资料和新近动态,以传播学的眼光和分析方法,尝试梳理以昆曲《牡丹亭》为代表的传统戏曲的“青春”可能。
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对传统昆曲的革新与发展
作者:祁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现状  昆曲现状  青春版  青春版  《牡丹亭》  《牡丹亭》  革新  革新 
描述:为总制作人的团队对传统的《牡丹亭》进行了诸多方面的革新与创作,例如在剧本方面,尊重原著,取其精华;在导演方面:传承古典,融合现代;在舞美方面:现代舞台,典雅气质;在表演方面:青春靓丽,细腻传神;在唱腔
仪式传播与传统再生--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董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仪式功能  文化认同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方式  传播效果 
描述:仪式传播与传统再生--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传统戏剧中文化因素的翻译:以《牡丹亭》英译本为例
作者:杨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  古典戏剧  古典戏剧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是近年来,翻译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文化层面,关于翻译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盛行,“文化转向”概念被广泛接受。这一概念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翻译观,引入新的翻译视角,为翻译开辟了新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翻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