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7)
报纸
(79)
学位论文
(7)
图书
(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2)
地方文献
(23)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3
(11)
2012
(30)
2011
(19)
2009
(12)
2008
(8)
2007
(4)
2003
(5)
2002
(5)
2001
(10)
1993
(1)
按来源分组
其它
(7)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1)
今日湖北·下半月
(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1)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1)
经济杂志
(1)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扬子晚报
(1)
相关搜索词
超越
境界
太医院
大城县
罗汝芳
孔子
周礼
信仰危机
孝弟慈
赤子之心
诗歌创作
司马光
陆九渊工夫论
僭越
天命之性
仁
崇仁麻鸡
导演
王安石
吕惠卿
天人合德
存古
蒙古族
商业活动
中国哲学史
吕夷简
天理
王安石变法
先知
首页
>
根据【检索词:仁惠】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引
仁
入礼——孔子对周礼的超越
作者:
王林萍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
仁
礼
超越
描述:
的思想渊源。第二部分,孔子对周礼的反思。这反映了孔子对上古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孔子思想的形成。第三部分,孔子对周礼的超越。孔子为传统周礼注入了新的内容——“
仁
”,“礼”是孔子的承继,“
仁
”是孔子的创新
罗汝芳仁学思想研究
作者:
朱洁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仁
求
仁
描述:
体的展开过程,仁学思想所体现的境界是“万物一体”。罗汝芳“求
仁
”的途径是以“一切放下”、“戒慎恐惧”、“当下反求”的无工夫为工夫为特色。泰州学派原本是儒家学派,罗汝芳认同孔孟以孔孟仁学思想为宗旨
泰州学派罗汝芳思想研究
作者:
谢旭彤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州学派
良知
赤子之心
破光景
仁
描述:
是生生不息的,切合于生命本质的道亦是生生不息的,宇宙之间一片生机盎然,是一个大的生命,凡是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有“
仁
”。由之,罗近溪归宗于“
仁
”,并成就了从“生生之
仁
”到“一体之
仁
”的转化。在禅学风气弥漫
吕
惠
卿研究
作者:
郭尚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吕
惠
卿
北宋文学
王安石变法
诗歌创作
描述:
吕
惠
卿研究
试析朱熹陆九渊工夫论及其异同
作者:
赵申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工夫论
陆九渊工夫论
工夫运行
仁
诚
心和理
描述:
儒学经典的解读)、对儒学核心概念“
仁
”“诚”的理解不同有着密切关系,推及究竟,工夫上的差别是朱陆对儒学本体的认...
人间佛教的现实展开:以山东正觉寺释
仁
炟法师为例
作者:
吴小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
炟法师
人间佛教
人间净土
正觉寺
描述:
,并以太虚、印顺和赵朴初为例,梳理了人间佛教理论的脉络。第二章为
仁
炟法师“人间佛教”的思想特征。
仁
炟提出了“正信”、亲近“善知识”的佛教信仰,“慈悲心”“菩萨行”为核心的佛教修行,以及对道信大师“一行
从心即理到心外无理:浅谈王守
仁
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
郑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即理
心外无理
陆王心学
描述:
其学说所造成的“天人相分”的境地。王守
仁
在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对于心学的发展成果以及佛道两家的思想,对陆九渊既有的心学思想加以完善和提升,提出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