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榕培英译《邯郸记》的文化传输:以目的论为视角
-
作者:杨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文化 文化 目的论 目的论 纪实翻译 纪实翻译 工具翻译 工具翻译
-
描述:授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 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其代表人物有莱斯(Reiss)、汉斯·弗梅尔(Hans Vermeer)和诺德(Nord
-
《汉语方言大词典》临川方言补
-
作者:张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语方言大词典 汉语方言大词典 方言 方言 方言古语词 方言古语词 临川 临川
-
描述:大词典》疏漏的意见主要集中在词目的设立、词义的解释和书证文献的引用三个方面。就本文所作的工作而言,着眼点主要放在《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临川赣语方言词上面。这部辞书中收录的赣语方言词偏少。临川方言属
-
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江西广昌“孟戏”的文化考察
-
作者:吴承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孟戏文化 民间传说 古代文学
-
描述:涵相当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本文正是以此为个案,从孟姜女故事的源起、流传及意义演变入手,对曾、刘两家“孟戏”的文本进行考源,进而通过对广昌县甘竹社区的历史、宗族结构、“孟戏”的宗族祭祀活动及其传统仪式习俗、“孟戏”的剧情内容及演出风格等诸多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探讨这一诞生于北方的孟姜女故事如何以民间戏曲的形式在这一特定区域内流传和演变,并深入分析其与该区域内的民俗文化相互渗透、相互黏合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地揭示全国性孟姜女故事在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附会和演化的规律。
-
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
-
作者:吴承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社会 广昌 孟戏
-
描述:涵相当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本文正是以此为个案,从孟姜女故事的源起、流传及意义演变入手,对曾、刘两家“孟戏”的文本进行考源,进而通过对广昌县甘竹社区的历史、宗族结构、“孟戏”的宗族祭祀活动及其传统仪式习俗、“孟戏”的剧情内容及演出风格等诸多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探讨这一诞生于北方的孟姜女故事如何以民间戏曲的形式在这一特定区域内流传和演变,并深入分析其与该区域内的民俗文化相互渗透、相互黏合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地揭示全国性孟姜女故事在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附会和演化的规律。
-
《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
作者:孙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描写词语 分类 文化
-
描述:《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
-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
作者:禹琳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称谓语 翻译 文化
-
描述:本。本文作者借助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表明,由于英汉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称谓的不同。英汉称谓系统有共性也有差别,但在其翻译过程中,汪
-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其文学价值。
-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汉时期人才分布的地域特色及其原因
-
作者:李向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汉时期 人才格局 地理环境 文化交流
-
描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汉时期人才分布的地域特色及其原因
-
临川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
作者:刘丽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临川方言亲属称谓研究
-
临川二谢诗歌论稿
-
作者:田艳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逸 谢薖 黄庭坚
-
描述:实地考察其诗歌的本来面貌。但是抛开江西诗派成员这一限定不等于否定二谢诗歌与江西诗派之间的关系,本文仅仅是想从另一角度,在没有任何预设的前提下审视二谢诗歌。本文将二谢诗歌的主题概括为五点——寄赠送别、咏物怀人、慨叹不遇、昭示闲适、醉心佛禅。在诗歌的审美特质上,以往人们多关注二谢作为江西宗派成员所体现出的江西宗派的诗歌特征。但实际上,二谢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将其概括为四点——语言浅近质朴,意象清新明丽,情感轻快、感伤兼有豁达,表达有直露亦有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