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姜女故事的流传与地域社会
-
作者:吴承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 故事 地域社会 广昌 孟戏
-
描述:涵相当丰富。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广昌“孟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学价值。本文正是以此为个案,从孟姜女故事的源起、流传及意义演变入手,对曾、刘两家“孟戏”的文本进行考源
-
困境·绝境·处境——王安石变法故事的当代讲述
-
作者:卢燕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变法 变法 故事 故事 现代性 现代性 人民 人民
-
描述:代历史叙述的反思。本文首先以日本学者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为切入点,考察了王安石故事在传统历史中何以被讲述成一个否定性故事的深层原因;继而进入现代历史的起点处,研究这个在传统历史中被否定的故事
-
20世纪昆曲《牡丹亭》的传播
-
作者:王頔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 传播
-
描述:,于20世纪的各个时期,在传承古雅昆曲艺术命脉的文化精神的激励下对《牡丹亭》的传播,一方面是《牡丹亭》艺术性传播特质的体现。另一方面,文人作为接受主体的职责的改变,由受者变为传者,接受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
《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
作者:潘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民俗学 文化
-
描述:、精神民俗等方面,对《牡丹亭》中的诸多纷繁的民俗事项进行分类和探讨,发掘其间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挖掘作品中的民俗事象,论述这些民俗事象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析对作品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
-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
作者:刘淑丽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
描述:《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
《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
-
作者:张雪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本 改编本 选本
-
描述:《牡丹亭》在评点家、改编者、选家的共同努力下,致力于传奇文学语言结构自身内部规范的制定、修正和完善,实现从案头走向场上的独特历程。 绪论部分概要地介绍了《牡丹亭》评改选本的研究概况,总结其贡献
-
《牡丹亭》个性化唱词的英译研究
-
作者:任延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个性化 唱词 英译
-
描述:有个性化的唱词。《牡丹亭》的主要故事情节集中在了剧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身上,而他们也正是个性特征最为明显的人物形象。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分四章来分析译文中对于各个人物个性化唱词的翻译。第一章写杜丽娘唱词中
-
明末《牡丹亭》评点改编本研究
-
作者:郑晓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评点本 改编本
-
描述:手法,塑造出更为丰满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出更为深刻的思想主题;此外,在场面...
-
《牡丹亭》的电影传播
-
作者:宋洁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戏曲电影 戏曲电影 传播 传播
-
描述:》堪称经典,本文以这两部戏曲电影为对象,具体分析电影对于戏曲《牡丹亭》的传播。本文分为两章,第一章从戏曲的艺术手段——唱、念、做,以及人物造型艺术——戏衣和化妆几方面入手,说明戏曲电影记录了《牡丹亭
-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
-
作者:李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主腔 变化形态 青春版
-
描述: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国范围内的上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