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
作者:耿纪平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文学 新学 王安石
-
描述:北宋新学学派研究
-
杨时批判新法新学研究
-
作者:康东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时 批判 王安石 新法 新学
-
描述:、新学的具体措施。杨时采用多种手段与措施反对新法、新学,他撰写《三经义辨》对《三经新义》进行批判。又在一年间连续上《钦宗皇帝书》批判新法、新学。他鼓励弟子陈渊、王居正、罗从彦共同反对新法,在与朋友
-
王安石新学思想初探
-
作者:王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王安石新学思想初探
-
荆公新学新探
-
作者:熊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儒学 经学 道统
-
描述:如何解决儒学困顿、佛道相继崛起问题,并应对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是唐宋以来儒家所必须面对且致力于解决的时代难题。由于各种原因,唐代韩愈李翱等人虽然率先唱扬儒家道德,主张复兴儒学,批评佛道,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不过却也为宋明道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指明... >> 详细
-
王安石的新学及其与伦理学的关系
-
作者:陈继华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王安石的新学及其与伦理学的关系
-
王安石新学研究
-
作者:陶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术感召力 道德感召力 社会政治图式 轴心突破 全能型强势政府 小农社会
-
描述:该文的第一个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廓清王安石新学在北宋后期、南宋初年的兴废存亡状况,探究其间的学术和政治原因,阐新学和新政、北宋末南宋初党争之间的关系,指出这个历史阶段政治斗争和学术分歧相互反映,互为表里
-
荆公新学研究
-
作者:刘成国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
描述:理论特色、荆公新学在宋代的盛衰历程、荆公新学对于宋代学术思想史之影响,以及王...
-
荆公新学及其兴替
-
作者:王书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荆公新学 朔学 洛学 蜀学 道德性命 宋元学案 王安石
-
描述:乃至诋毁,根本未给其以应有的学术地位。有着宋元学术史之称的《宋元学案》本是以...
-
胡宏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
作者:刘兰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Hu Hong Wang An Shi New School Zhou Li
-
描述:安石的重任。 胡宏因其家学渊源,且师事洛学,奠定了他对王安石新学持批判态度的基调,而其学术造诣使其能够当此重任。胡宏对王安石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胡宏批判王安石学术乃是
-
《三经新义》与王安石新学的形成
-
作者:吴依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三经新义》 王安石新学
-
描述:本,教導士大夫明瞭經義,推行治道。晚年強調透過字的拆解,即能明瞭經典的義理,將訓詁與義理結合。《三經新義》並非是完全自出新解,注解時以己意為取捨,將自己的注解提升到漢、唐舊注的地位,不像《五經正義》一般,大體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則。但《詩經新義》大量遵循《詩序》的說解來闡揚《詩經》的義理,因《詩序》本身就闡發義理。「分文析義」強調透過對字形的拆解組合來說解文字,以探求其中的經義,在《周禮新義》中較為常見,《詩經新義》與《尚書新義》卻未發展起來,不能成為一種主要的解經方式,到王安石晚年所編定的《字說》才算完成。王安石主張「以禮會通三經」,藉由「禮」來溝通內聖與外王之道,以此開出王安石新學的理論架構。《三經新義》雖仍沿之前王安石學術「性命」之學的討論,但因王安石此時以外王事業的新政為重,故對內聖的性命之學,重視度下降。《三經新義》所表現的「性」,應是趨向於無善無惡,如此才容易開出「禮樂教化」的正當性。該書所展現的君臣之道,賦予君權不少合理性,故為執政者所喜。政事與刑罰為推行治道所必要,雖符合經義的說解,但也因此遭受流於法家的評斷。《三經新義》是王安石新政所頒行,帶有少量王安石推行新政的見解,對王安石後學推行新政有指導作用。王安石新學的成立,則與《三經新義》與《字說》緊密聯繫。王安石新學利用科舉與太學,使其在北宋達到頂峰。爾後蔡京與王黼的新政遭受批評,科舉與太學的改制,使得《三經新義》在南宋不再刊刻,王安石新學逐漸趨向凋亡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