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4)
报纸(71)
学位论文(3)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58)
地方文献 (24)
才乡教育 (6)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3)
2013(21)
2012(29)
2009(21)
2007(20)
2003(8)
2001(7)
1998(7)
1994(6)
1986(7)
按来源分组
中文自修(3)
读书文摘(2)
好家长(1)
决策与信息(1)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
初中生之友(1)
戏剧艺术(1)
天天爱学习(四年级)(1)
品牌(1)
当代广西(1)
才子牡丹亭》初探
作者:杜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傍  阿傍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才子牡丹亭  才子牡丹亭  牡丹亭评点  牡丹亭评点 
描述:自汤显祖《牡丹亭》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一直不曾停歇.《牡丹亭》的评点本也不断出现.在其众多评点本中,署名阿傍的《才子牡丹亭》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大胆的风格而显得与众不同.她的批评特点是从性的角度
贵族才子赵长卿和他的《惜香乐府》
作者:王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长卿  赵长卿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俗化  俗化 
描述:香乐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通过对《惜香乐府》第三卷中一段附录以及他与别人酬唱之作等作品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出,赵长卿是北宋末南宋初人。在那个时代,赵长卿度过了他飞扬的青春、失意的中年和安于风雅的晚年生活,并为后人留下了一部《惜香乐府》。《惜香乐府》被收入了明代毛晋的《宋六十家名词》。通过毛晋的跋,我们了解到,《惜香乐府》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得词362首。《全宋词》(唐圭璋编纂)据陆勒先校汲古阁本9卷入录,删除误入,共得339首。我们认为,就该词集的主要内容而言,可以分为六大类:主要以吟咏花卉为主的咏物词;描写美女与爱情等传统内容的词;羁旅行役词;描写自己听歌赏舞、饮酒作乐的优裕生活以及随季节变迁、物候变化的伤春悲...
从对《牡丹亭》中“初出自语”的语类结构潜势分析看语类中的
作者:康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初出自语  语类结构潜势 
描述:主要途径时,在语类结构潜势中的必要成分标志了此类语篇必须包含的意义成分。换句话说,一定语类结构潜势中的必要成分表达了由其描述语类所处的语境配置决定的必要意义。 本文作者对修改的哈桑理论中关于语类中语篇的必要成分与其语篇表现(由语类结构潜势中的必要成分标识)的关系的说法产生质疑,认为除了语篇中的必要成分,应该还有其它语言特征或成分能够担当表达某特定语类中的语篇的必要意义的作用。为了证明作者的想法,作者本人设计了本论文中的研究项目。 在本论文的研究项目中,作者选择了一种对形式要求较高但又不缺乏一定的意义要求的语类研究对象--《牡丹亭》中人物的初出自语。在意义群体层次上的定量分析表明,在本文中涉及的六个语类及次语类的结构潜势中并不是所有的潜势都包含有必要成分,而且有时单纯的必要成分并不能说明其所处语类的意义特征。在通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必要语言形式、可选语言形式及其出现的频率等语言特征中的一项或几项共同配合才能描述出特定语境配置中语类的必要意义。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项目,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在一定语境配置中的语类语篇的必要意义不一定只通过语篇的必要意义成分来表达,在有些情况下其它一些和诸如可选成分,可选与必选语言形式的运用也可以表达语类的必要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涉及了特定语类语篇的必要意义与其语篇表现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教学及翻译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同时,本论文从语篇结构的意义上为汤学研究及对《牡丹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在结论部分本文作者将对整个文章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数据统计和发现加以总结并对本论文的统计及科研过程中的偏差及不科学的部分进行回顾。由于作者的学术水平及洞察能力有限,本论文还有不足之处值得推敲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