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024)
报纸(1187)
图书(391)
学位论文(32)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60)
地方文献 (236)
宗教集要 (43)
红色文化 (33)
地方风物 (30)
才乡教育 (25)
非遗保护 (17)
文化溯源 (5)
按年份分组
2013(148)
2012(220)
2010(224)
2007(125)
2006(150)
2005(133)
2003(95)
2002(100)
1999(90)
1987(20)
按来源分组
台声(4)
新财富(3)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
中国市场(2)
陶瓷(咸阳)(1)
核地知与行(1)
印制电路资讯(1)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1)
红岩春秋(1)
中国经济问题(1)
论互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翻译:以《牡丹亭》的两
作者:何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唱词  性翻译  《牡丹亭》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描述:翻译理论对于唱词音乐性和意象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安石《》学研究
作者:杨倩描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学  解》  《荆公解钩沉》 
描述:写《解》,大约在宋仁宗宝元至嘉祜间(1038—1063),历时二十馀年。到熙宁年间,王安石又对《解》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将《解》的“新改本”更名为《义》。此后,旧本《解》与新本《
李觏《论》思想研究
作者:李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义理 
描述: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论》十三篇的研究来了解李觏的易学思想,他的易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北宋易学解的特征,是北宋易学的引领者之一,促进了易学从象数学到义理易学的转型,并且抛弃了魏晋时期王包含玄学
陆九渊“简工夫”思想研究
作者:芦莎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工夫  支离  合一  分二  剥落 
描述:的“鹅湖之会”使陆九渊和朱熹的辩论达到顶峰,在此他也写出了“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的诗句,一方面称赞了自己,一方面讥讽了朱熹。此后朱陆异同的争辩,历经了元、明、清数代,成为了中国学术史,哲学史上“数百
吴炳与他的戏曲
作者:武文玉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古典戏曲 
描述:吴炳与他的戏曲
刘绍唐时期台湾《传记文学》建构的“大陆映像”研究
作者:蔡珊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刘绍唐  大陆映像  两岸关系 
描述:与建构手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台湾媒体建构大陆形象的方式、方法的认识和对自身形象的认知,更有利于大陆今后采取有效的因应措施,争取减少两岸误解,实现国家早日统一。
北宋前期市场管理制度研究:以王安石市法为中心
作者:刘萍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宋  市场管理制度   
描述:;但后期而随着财政支出日益庞大,政府财政困窘,政府逐渐放弃了这种宽缓的商业政策法规,开始粗暴干涉市场经济的运行,采取了竭泽而渔的商业措施,尤其是熙宁变法时期的市法,国家制定法规与民争利,直接导致了北宋
元明代之际悲剧人物危素研究
作者:吴愫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危素  思想  贰臣  悲剧 
描述:建设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由此更丰富了他的思想。危素的家世、求学经历、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人群,都是他在代之际选择入仕新朝的影响因素。 动乱年代,人们为自己的选择常常从儒家学说中寻找依据,“不事二
从互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符号的翻译
作者:林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符号  符号  文本  文本 
描述:作为分析工具来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以《牡丹亭》作 为论文的研究对象。作者认为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共同之处,即富 含大量的文学典故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学引用,根据互性理论中 互符号的阐释,这些引用被视为镶嵌
王安石记体研究
作者:姚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记体  创作分期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传承  价值 
描述:法,从总体上把握王安石记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记体对前人记体的开拓创新之表现,明确其在记体发展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