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89)
期刊文章(184)
学位论文(6)
会议论文(3)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2)
地方文献 (32)
地方风物 (17)
非遗保护 (14)
宗教集要 (8)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1)
2010(55)
2007(13)
2004(5)
2003(6)
1992(2)
1989(4)
1987(11)
1986(6)
1982(3)
按来源分组
晶报(7)
中国戏剧(3)
南方都市报(2)
洛阳晚报(2)
少年文艺(南京版)(1)
西湖(1)
企业管理(1)
现代材料动态(1)
上海农业科技(1)
赣南农业科技(1)
云间澄: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隋金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慈湖  “‘一’  ‘心’  ‘觉’”  陆九渊  阳明学 
描述:之主要哲学概念构成的…一’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杨慈湖思想中诸如“不起意”、“心之精神是谓圣”等理论问题,都可以由这个动态结构得到说明。杨慈湖自幼成长在儒者家庭,乃父杨庭显之“心本清明”、“十百千万,皆本于一”的思想对他影响深刻。在以往的研究中,杨慈湖的思想因他本人与陆象山的师生关系而被认为是“以心为本”的心学。实际上,杨慈湖对心学史上重要人物孟子和陆九渊的思想并非是单纯地继承,他对孟子之思除了“性本善”的观点而外不乏批评之辞;象山答杨慈湖的“本心之问”对杨慈湖思想的发展过程来说,其功用在于确证而不在于启发。并且,慈湖对“心”之本质状态与其发用功能的阐释也远胜过其师陆象山。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以“心学”范畴来解读杨慈湖的思想并不能够完整而清晰地说明杨慈湖思想的整体面貌。在慈湖的话语系统中,他几乎不在单一的意义上论述“心”概念,而是将之与“一”和“觉”等概念一起使用来阐明其思考。概而言之,慈湖的思想主要呈现为一个“‘‘觉…’的动态结构,慈湖在这一结构之中阐释“心”清明无体,澄然无际的特性;世界之本相从根本处而言,就是作为存在者整体的“一”;而对世间万物之“一”状态的洞达,便是己“心”之“觉”。整全性的“一”只有在主体之“心”深入其中并且“觉”了以后,才会向我们展示出其各个方面的意义,已“心”之思也因此才获得思考前提和思想成果,此为杨慈湖思想“‘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之梗概内容。通过阅读杨慈湖的著作我们还发现,杨慈湖本人对佛禅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道家思想和道教科仪规范却较为熟悉。慈湖思想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曾一度淹没,到了明代,伴随着阳明学的兴起,因阳明学学者自身解释阳明思想的需要,慈湖之学被重新诠释,慈湖思想也因此获得重登中国思想史舞台的机会,慈湖思想与阳明学之间的关联,应该成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被重新予以重视的课题。
论舞台艺术的生产与传播: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作者:石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舞台艺术  创意生产  立体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  院团管理 
描述:经济、创意管理和创意传播理论为支撑,深入研究昆曲舞台艺术的生产、传播和院团管理成为笔者展开本研究的不竭动力。本论文以青春版《牡丹亭》这一当代昆曲舞台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创意经济与艺术管理为主要视角
明末清初祥符周氏家族文学活动研究
作者:孙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氏家族  文学活动  周亮工  周在浚 
描述:进一步分析该家族的文坛地位。本文第一章“祥符周氏家族总论”论述了周氏家族四代文人概况,考证了周文玮的生年及周庭槐迁徙南京的时间,并对其家学传统加以考论;第二章“周氏家族文学活动考述”为本文主体,研究
清代两淮盐官文学活动研究:以曹寅、卢见曾、曾燠为例
作者:王万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寅  卢见曾  曾燠  文学活动  原因  影响 
描述:前后相继,文脉相承,对清代扬州文化的繁荣和兴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四个章节对清代两淮盐官在扬文学活动进行一个点面结合的深入研究。 第一章,对两淮盐政及清代两淮盐官在扬文学活动
传播学视域下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活动解读:以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地
作者:宫慧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  基督教  传播学  传播学  传播学研究  传播学研究 
描述:西省铜川市王益地区的传播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基督教的象征符号系统、价值观,传播策略,传播过程与结构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基督教传播体系与效果,寻找基督教强大社会影响力的根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区位背景。第二章是基督教传播问题概述。首先分析基督教象征符号系统、价值观以及它的传播策略问题,主要分为四部分来详细论述,一是将基督教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相结合进行传播的传播策略;二是传播主体采取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及时调整传播策略;三是传播者“把关人”角色的扮演;四是传播过程中以情感人和恐惧诉求的使用。第三章主要分析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与结构。此部分将基督教传播结构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四部分来进行研究。第四章是结论,以王益地区为例来总结基督教的一些传播规律,探讨其传播给当地原初乡民社会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带来的改变。
未曾忘却的记忆—赣南全南县南迳镇“车马灯”民俗活动研究
作者:何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车马灯”民俗活动  音乐形态研究  功能性分析 
描述:并对其选题动机与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介绍。第一章,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历史、地域与信仰研究。对“车马灯”民俗活动生存土壤与生存环境的分析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