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典戏曲文采派、本色派质疑及辨析:以汤显祖、沈璟为中心
-
作者:姜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采 文采 本色 本色 本体论 本体论 文采派 文采派 本色派 本色派 汤沈分歧 汤沈分歧
-
描述:用这一理论术语时具体所指并不是一样的。大体而言,“本色”涵盖了包括语言、审美风格、音律、内容、结构、人物形象塑造、舞台表演等戏曲文学组成元素。我国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本色”论实质上是关于戏曲的本体论
-
论汤显祖《玉茗堂四梦》之时间意识与其文本设计
-
作者:邓淑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紫钗记 南柯记 时间意识 邯郸记
-
描述:二元對立意識;更利用此二元指稱所形成公眾共同理解的世界,作為「客體對象」得以存在顯現的背景依據。也因此相對於「時間意識」的「意識時間」便有著兩種意義:一是相對自然科學的世界時間,指「無時間計量」的認知判斷,一種「純粹個體存在經驗的想像時間」。這種「無計量時間」的特質有永恆時間的假想,「做夢」最能體現此「假想的永恆時間」,落實到生命當中便是「欲求長生」的表現。第二種「意識時間」的意義則是以存而不論的方式,「暫時」消弭主客體對立分離的界限,此時無法以慣有理性邏輯常態的二元言語,指稱出異己的對象,形塑出自身所存在的世界,而改以「自我意識」為主體,投射欲求所形塑出來的世界時間圖像。本論文所指的「夢」、「夢境時間」是相對於「無時間意識」基礎上的「意識時間」,是虛擬「時間意識」的絕對對比所呈現出來的「無時間意識」,不僅指生理睡眠時潛意識作用所做的夢,更是藉著夢醒後不復存的「虛幻」特質,將依從二元對立相生的虛妄意識所形構出的色相世界類比夢境世界的成形。然而「做夢」是在生命意識的基礎上發生,所以夢終究會醒來,帶著「夢中的意識時間」回到現實二元理性所指稱的時間結構。這
-
吴炳《粲花斋五种曲》考论
-
作者:刘佳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吴炳 传奇 传奇 粲花斋 粲花斋 情邮说 情邮说
-
描述:其新的内涵,《画中人》叙事模式和文本结构的再创造,《绿牡丹》著者的考证和蕴含的社会理想;第三章重点研究吴炳的戏曲观,以及他对汤显祖“情至观”的效仿,对吴江派技巧的吸收学习,在“情学观”指导下的艺术创作
-
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研究
-
作者:杨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政坛 人物形象 现实政治 传奇作品 作家作品 研究对象 塑造 男性形象 独特之处 创作时间 政治态度 理解 文学价值 社会政治 临川四梦 历史价值 分析作品 独立个体 东林党人
-
描述:汤显祖剧作中政坛人物形象研究
-
论汤显祖
-
作者:李恒义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当时戏曲的繁荣各自所起的作用。汤显祖的戏曲理论大致有:特征论;功能论;音律意趣论;情节结构论;演出论。沈璟的戏曲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音律论和本色说。对汤沈二人的比较品评始于王骥德和吕天成。二人的不同根
-
戏曲·仪式·社会
-
作者: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发展变化 功能 社会变迁
-
描述:黄戏的演出主要是在民间的“社祭”及其他的酬神活动时进行。这种情形下的戏曲演出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之心,因而其功能表现为娱神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宜黄戏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其功能
-
吴炳与他的戏曲
-
作者:武文玉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古典戏曲
-
描述:吴炳与他的戏曲
-
吴炳戏曲研究
-
作者:吴一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炳 情学思想 艺术特征 批判意识
-
描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后人归入临川派,虽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深入分析其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接受了汤显祖关于“真情”的阐述。吴炳意识到作家一定要将真情实感放入作品中,使得戏曲人物在感情的世界里
-
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的典故英译
-
作者:李学欣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互文性与汪榕培《牡丹亭》的典故英译
-
汪榕培英译《邯郸记》的文化传输:以目的论为视角
-
作者:杨丽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研究 文化 文化 目的论 目的论 纪实翻译 纪实翻译 工具翻译 工具翻译
-
描述:展现给世人,向世界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此他选择了地方戏曲—《邯郸记》作为翻译对象。汪榕培教授以“传神达意”为翻译宗旨,这一原则在他的翻译实践中贯彻始终。 本论文从文化词、典故和语言文化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