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初理学思想特征研究
-
作者:张峻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端 薛瑄 吴与弼 陈献章 明初理学 心学
-
描述: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理学思想的分析以揭示出明代初期这一阶段理学发展所表现出的特征,并且对明初理学所产生的影响和其在宋明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做出客观的评价。这对于认识和研究宋明理学,尤其是理学向心学
-
李绂心学思想探析
-
作者:伍贤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绂 李绂 心学 心学 理学 理学 清代 清代
-
描述:。他作为清朝的封疆大吏、历仕康雍乾三朝的元老,不但具有“光明俊伟”的人格,而且他以其辛勤不辍的耕耘与卓而不凡的学术成就,在清代王学的修正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李绂为学发生过三次
-
吴澄易学思想初探
-
作者:章伟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吴澄易学思想初探
-
陈九川思想研究
-
作者:徐泉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阳明 陈明水 良知 致良知
-
描述:感为二、体用不一之理路,在与聂、罗关于良知本体的论辩中,双江、念庵认为“心有定体”,明水则与之针锋相对,提出“心无定体”之说;关于阳明后学广泛讨论的良知与知觉、良知现成、无善无恶及万物一体等思想明水
-
王安石行政改革思想研究
-
作者:张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行政改革 机构改革 人事改革 财政改革 教育改革 王安石
-
描述:,这四章是本文的重心;第六章研究了王安石行政改革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集中在: 1、王安石的机构改革思想。以往对王安石改革的评价称他忽视了对机构的改革以至改革失败,但从王安石的著作中
-
陆九渊经典诠释思想研究
-
作者:刘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诠释学 本体 工夫
-
描述:,理学家们主要对“道德何以可能”进行回答,于是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分别提出各自的理学思想。陆九渊作为“工夫时期”的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本体时期”对“道德何以可能”的回答,同时对“道德何以
-
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研究
-
作者:魏娇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社会教化 启示
-
描述:,如教化、古代社会教化和现代社会教化的概念。第二部分详细的介绍了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的形成背景,综合社会环境、仕途生涯和教育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介绍了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天人关系
-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刘英波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存心伦理 责任伦理
-
描述:的内在面向,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工夫存得本心、证觉心体;“存心伦理”还有一个“为人”的向外发用的面向,强调禀有天地之理的人们应该在社会角色中按照责任伦理行动。“存心伦理”的两个面向是互相贯通的一体两面。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奠基于“心即理”这个基本命题。“存心伦理”作为实践的学问,关键在于“何以做成”。人们要破解“物欲”、“意见”的遮蔽,并通过立志、读书明理、师友互助、复其本心等方法证觉心体,以实现生命展开同天地、自然运转和谐而不滞。我们通过陆九渊的“为人之道”、“为人之教”、“为人之政”的阐发,说明“存心伦理”如何发用于人群社会、伦常日用之中,以践行责任伦理。 陆九渊的存心伦理思想是落实于生活实践中的生命的学问。虽然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世界发生了变迁,但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存心...
-
申遗后抚州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
-
作者:范思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 戏班 戏班 传承 传承
-
描述:成了半班,后发展为抚河大班。解放后,地方戏剧高速发展,被定名为抚州采茶戏。抚州采茶戏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地方剧种,具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一度是当地老百姓娱乐方式的首选。2010年6月2日,被列入
-
略论先秦礼学的三次发展
-
作者:黄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礼学 周礼 孔子礼学 荀子礼学
-
描述:了道德的力量;在战国时期荀子则以法入礼,礼学中又充实了法律的内容,最终形成了“礼、仁、法”三者合一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周礼、孔子礼学思想与荀子礼学思想之间发展呈现着规范自身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