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应麟《诗考》与辑轶研究
-
作者:魏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辑佚 三家《诗》 王应麟 《诗考》成就
-
描述:感于汉代四家《诗》只有《毛传》流传,便从群书中搜集有关鲁、齐、韩三家《诗》的资料,于是始有辑录佚文之举,编成《诗考》,开创了古书辑佚成专书的先例,对清代三家《诗》的辑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着重
-
《牡丹亭》与《紫钗记》形容词研究
-
作者:程建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紫钗记》 形容词 语音形式 结构类型 句法功能
-
描述:《紫钗记》形容词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结构类别对《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形容词做定量分析。《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形容词非常丰富,复音词占有绝对优势。因为《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多音节形容词结构
-
曾巩记体散文研究
-
作者:刘芸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记体散文 内容特点 艺术特色 影响
-
描述:特点,分别从人事杂记类、工程营造类、寺院记类和学记类四个方面对曾巩的记体散文进行分类和探讨。由于寺院记和学记的内容较少,故将这两个方面合并为一节内容。第三章主要从结构、语言和情感三个角度探讨曾巩记体
-
阮元《周礼注疏校勘记》探析
-
作者:唐田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注疏校勘记》 阮元 臧庸 清代学术 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
描述:以阮元《校勘记》前后重要的《十三经注疏》校勘文献,讨论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影响。本文由绪论和四部分正文以及结语组成。绪论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阐明笔者的研究动机,总述阮刻《十三经注疏校勘记
-
曾巩记体文研究
-
作者:张超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记体文 内容特点 艺术风貌
-
描述:面一派欣欣向荣,但国家内部积贫积弱的矛盾日益明显。曾巩的记体文广泛地反映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民生疾苦、水利建设、学校教育等等。他的散文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拟分作六个
-
曾巩记体文风格论
-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
描述:以后则蔚为大观,欧、苏、曾、王四大家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拓宽了“记”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记”的内容。内容上,记体文包括了一切记事、记物之文,是古代以应用为主散文中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在宋代散文的诸多体裁
-
《周礼》中“官计”制度试探
-
作者:张学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官计 官计标准
-
描述:论功行赏,按过处罚,可以说十分严格。这些特点与战国文献《荀子》、《韩非子》、《商君书》以及出土材料睡虎地秦简中所体现出的考课制度非常相似。从这一角度而言,《周礼》“官计”制度应该是战国时期考课制度
-
明诗话中的汉魏晋诗歌批评
-
作者:吴文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诗话 汉魏晋诗歌批评 王世贞 胡应麟 许学夷
-
描述:为典范的古诗创作观及批评观。另一方面,作为明代主要诗歌流派的七子派和六朝派,七子派尚浑朴、重气格,而六朝派尚绮丽、重风神,他们各截取汉魏晋诗歌中的某一历史阶段作为师法对象,两者分别将各自的理论引向
-
王安石变法中的宣传斗争研究
-
作者:魏海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宣传 舆论
-
描述:稳定方面的立场一致,因此斗争中也有妥协。定本制度的迅速废除、进奏院监管法令的顺利颁布,便是这种妥协性的集中表现。 在专制时代,行政组织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最为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变法与反变法群体在中央决策
-
明代戏曲理论中的“情理观”研究
-
作者:聂海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戏曲理论 情理观 王学 李贽 汤显祖
-
描述:明代戏曲理论中的“情理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