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895)
学位论文
(522)
图书
(121)
会议论文
(53)
报纸
(3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19)
地方风物
(119)
地方文献
(115)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7)
文化溯源
(11)
宗教集要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09
(104)
2008
(94)
2006
(77)
2001
(37)
1998
(31)
1997
(34)
1995
(20)
1992
(15)
1988
(16)
1978
(2)
按来源分组
宋代文化研究
(23)
中国史研究动态
(11)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4)
江西社会科学
(4)
外语与外语教学
(3)
齐鲁书社
(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
巴蜀书社
(1)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名物
土地兼并
王安石变法
商业信用
历史教学
吏治
音乐学
研究
大陆
临川
女性研究
礼记
音乐史
饮食
陆九渊
佛教观
诗歌
变法
回顾
"临川四梦"
哲学思想
概况
成矿规律
《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
表现
吴曾祺
《周礼正义》
冷落
词
首页
>
根据【检索词:研究概况】搜索到相关结果
522
条
身本与情本--以问题为中心的王艮罗汝芳哲学思想
研究
作者:
余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本
情本
百姓日用
气
描述:
在世生活的人间关怀传统,以及在理学内部的相关争议问题,并对陆王学说中的“心”以及“心即理”命题按王艮的理解做出解说;第二章的内容,是对王艮、罗汝芳“以一身体万物”、“身心宇宙浑融贯通”等思想做出分析解说。指出儒家的万物一体是爱有差等的“有我”(非“无我”)之一体。第三章的内容,是从五个方面对王艮罗汝芳的“身本”思想进行解释评述,它们是:1. 以身作则、能己复礼的个体修身为本; 2. 身体力行、快活受用为本;3. 安身保身、知觉情识为本;4. 无心忘身的自然德性为本;5. 代代永续的至尊人身为本。第四章的内容,是论述寻常人情的本体地位,指出在王艮罗汝芳的思想中,寻常人情不是仅仅作为“成圣”的精神修炼的手段才成立的,它本身就是我们根本的生活方式和终极意义之一,是德性的美好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吳澄《道德真經註》
研究
──兼論理學與老學的交涉
作者:
劉怡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吳澄
道德真經註
理學
老學
儒道會通
描述:
與老學融攝統一的面相,是探討「理學與老學的交涉」時無法忽略的
研究
對象。本論文透過對吳澄《道德真經註》的逐字解讀,將吳澄老學裏的理學思維,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撿別出來;其次,審視創造性詮釋對於中國古代經典
甲基强的松龙和山茛菪碱对牵张性脊髓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
研究
作者:
雷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脊髓
牵张性损伤
MP
654
2
预防
治疗
描述:
lication methyle-predenisolone (MP) and Anisodamine (654-2) if they could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 such impairments.
何中的生平与社会网络:入元以来江西士大夫群体
研究
管窥
作者:
腰蓝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
何中
江西
士大夫
交游
描述:
弥补学术的空白。文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何中的家族。何中出身抚州乐安宦族,代有显人,本部分着重考察其家庭成员并梳理出若干支谱系。第二部分则侧重
研究
何中本人,包括其生平、经历
晚清古文
研究
——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
作者:
柳春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古文
桐城派
声音现象
曾国藩
古文教育
描述:
成为古文家
研究
的对象。而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湖南士人试图以古文的气势来挽救桐城文章的空疏,强调文与“事”的结合,但终是在古文、骈文内部进行调整,未能找到与时代新事物相称的古文艺术形式,难以像韩愈
北宋儒学道论
研究
: 以范仲淹、欧阳修、卲雍、王安石为探讨对象
作者:
林素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儒学
道论
范仲淹
欧阳修
卲雍
王安石
描述:
的是,他們都在當時所謂「傳道」說的系統之外。他們不一定反對「傳道」說,但是他們並未附和。這便顯示他們對「道」都有相當獨立的見解。第四,對應於理學而言,透過本論文的
研究
,可以瞭解在理學
未曾忘却的记忆—赣南全南县南迳镇“车马灯”民俗活动
研究
作者:
何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车马灯”民俗活动
音乐形态
研究
功能性分析
描述:
并对其选题动机与
研究
价值、
研究
目的及意义、目前
研究
综述、
研究
的重点难点及
研究
方法等进行介绍。第一章,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历史、地域与信仰
研究
。对“车马灯”民俗活动生存土壤与生存环境的分析有利于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
研究
作者:
邱瑶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桥坑农民剧团
生存现状
传承
发展
描述:
具体演出过程、该剧团演出的宜黄戏之音乐形态分析以及该剧团在传承与发展宜黄戏中所遇诸类问题的文化阐释。第一章:宜黄戏的当代发展
概况
。这是桥坑农民剧团及宜黄戏生存现状的语境(context),分为复兴时期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
研究
──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作者:
陳怡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描述:
多樣的成果,透過對《牡丹亭》演出經驗的
研究
,除了回顧二十餘年以來的成果,亦可一窺崑劇在當代,要重新演繹一部經典作品時,舞台美術設計所把握的原則和表現特色。期望能夠對《牡丹亭》與崑劇舞台美術方面的
研究
性别视角下的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模式
研究
作者:
景楠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
《牡丹亭》
杜丽娘
生死之恋
描述:
前沿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关注文学中女性问题有余,对文学要素的性别分析不足;以女性创作
研究
见长,女性阅读
研究
不足;现代文学研究成就卓著,古代文学研究相对薄弱等。基于此,屈雅君教授主持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