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觏《易论》思想研究
作者:李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觏  易论  义理 
描述:进行研究。本文希望通过对《易论》十三篇的研究来了解李觏的易学思想,他的易学思想充分体现了北宋易学解易的特征,是北宋易学的引领者之一,促进了易学从象数易学到义理易学的转型,并且抛弃了魏晋时期王包含玄学
李浩证据思想述评
作者:赵寒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浩  李浩  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  学术贡献  学术贡献  评价  评价 
描述:审判实务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李浩先生早在90年代就已提出的民事证明责任理论作一介绍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在民事诉讼法学史的学术总结方面搭建一个平台,供后人来超越。文章以李浩先生及其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李氏证明责任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李氏的研究方法,对李浩先生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梳理,并作出了基本评价,最后,文章介绍了李浩先生治学的风格和特点。
荆公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周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易》学思想  君臣  君子  崇德权时 
描述:、《上皇帝万言书》、《禄隐》、《秦始皇》等诗文书信中则散见上百条之多的《易》论。这些单篇文章及散见之《易》论与《易解》这一主体共同构成了王安石《易》学思想的体系。 本文首先对王安石的《易》学著述
《诗薮》的诗学思想研究
作者:周效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诗学思想  《诗薮》  文化语境 
描述:进行总结。指出《诗薮》不仅体现了作者较为完整的诗学思想,而且也显露出作者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艺术功力。其诗学理论丰富系统,结构细密,体制完备,立论较公允。当然,《诗薮》亦有其不足。胡应麟对格调论作了较为
王安石庄学思想研究
作者:秦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庄子  援庄入儒  宋代庄学 
描述:发展变化过程。前期官宦期间,主要是“以儒解庄”、“尊儒谴庄”的态度;居丧讲学期间,诗歌中呈现出庄子笔下自然之美、天籁之美,恬淡无为的出世思想较前一阶段得到深化;罢相闲居期的诗歌总体表现出对庄子思想
陆九渊的孟学思想研究
作者:韩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孟子  本心  义利之辨  发明本心 
描述:而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论述陆九渊的孟学思想。首先,介绍陆九渊孟学思想的形成,主要从时代背景、二程的影响,佛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其次,阐述陆九渊孟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本心、辨志、发明本心
论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
作者:肖海燕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学派  王安石学派  王安石  王安石  王雱  王雱  吕惠卿  吕惠卿  陈详道  陈详道  庄学思想  庄学思想 
描述:义,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学术前史,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王安石学派的庄学思想产生的思想学术背景,并总结出王安石学派解《庄》的主要特点。北宋时期,儒学获得新的发展,儒释道
陆九渊社会控制思想研究
作者:谭清宣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思想体系  社会控制  社会理想目标 
描述:陆九渊作为心学的初创者,不仅构建了心学思想体系,还具有丰富的社会控制思想.他以“心即理”的心学理论出发,论证了心理合一的思想主题,并以此为起点,不仅设计出以存心复道为宗旨,以光明儒家道统、倡立君子
王安石人才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刘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教育思想  创新思维  实用性  系统性 
描述:的人才陶冶观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论述。三是人才教育思想的实施,包括改革科举考试、改革学校教育制度和改革学校教育内容,分别从这三方面王安石的人才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本文对在北宋时期
吴澄的政治经历及其思想
作者:孟凡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吴澄  政治经历  政治经历  治国思想  治国思想  四等人制度  四等人制度  道统  道统  元代  元代 
描述:主线,来剖析吴澄的这四次京师之行的背景、经过以及结果。本文的第二章,从吴澄为什么提出应该由儒生治理国家开始,逐步分析吴澄的这种思想产生的历史源泉以及儒生应该如何治理国家。第三章,主要讲述吴澄对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