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作者:李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新课标背景下铜川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铜川市益区
作者:张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  铜川市 
描述:革作为动力,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抽样调查,对铜川市益区10所小学的负责人、音乐教师、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培训、教学设施配备和教学管理
传播学视域下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活动解读:以陕西省铜川市益地
作者:宫慧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  基督教  传播学  传播学  传播学研究  传播学研究 
描述:西省铜川市益地区的传播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基督教的象征符号系统、价值观,传播策略,传播过程与结构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基督教传播体系与效果,寻找基督教强大社会影响力的根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缘起
谢子弟天然秀,岂是三家村中人:论晏几道词之华贵气象兼析其
作者:牟国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华贵  华贵  贵公子  贵公子  色彩  色彩  语言  语言  韵味  韵味  孤傲  孤傲  真淳  真淳 
描述:象的发掘和论述。如果将晏殊词比作牡丹,那么晏几道词当可比作月季,虽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大气,其精致鲜妍处却过之,无愧“华贵”二字。同时对于其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表面的性格,尚未发掘其心态形成原因。事实上,个人心态的形成,其人生经历自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其出身背景同样是不可忽略的。本文拟从晏几道其词之华贵和其人之矜贵两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致地加以论证。在第一部分词之华贵气象中,从晏几道词之明艳鲜丽的色彩、精美绮丽的语言、高雅精致的韵味三方面展开,由表及里地阐述其华贵特征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证晏几道贵公子心态的表现和形成原因。从其为人的痴傲和真淳入手,对于晏几道的心态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其置于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分别与和他或是身世、或是性格、或是两者皆有相似之处的对象类比,试图更加深入地挖掘晏几道的心理形成和精神内涵。
应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小儿上腭望诊在咳嗽辨治中应用
作者:徐旭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腭望诊  应麟  小儿咳嗽 
描述:一定的影响,代表性医家有六位:王子仲、鹏飞、周慕新、张世杰、杨艺农、祁振华。王子仲,名文通,字子仲,北京市人,祖籍陕西。王子仲的父亲王润吉公精通歧黄,道光年间自陕西来京业医。20世纪30年代前后,王子仲医
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
作者:孙明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望上腭  小儿外感发热  清解养阴化痰法  青寒合剂 
描述:而不至于大汗出,祛痰药的使用,起到了已病防变,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2目的:全面系统总结应麟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重点研究特殊望诊法,和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经验。指导后学在浩瀚如
从心即理到心外无理:浅谈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郑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即理  心外无理  心学 
描述:其学说所造成的“天人相分”的境地。守仁在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对于心学的发展成果以及佛道两家的思想,对陆九渊既有的心学思想加以完善和提升,提出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
作者:孙明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望诊法  小儿外感发热  清解养阴化痰法  青寒合剂 
描述:而不至于大汗出,祛痰药的使用,起到了已病防变,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 2目的:全面系统总结应麟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重点研究特殊望诊法,和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经验。指导后学在浩瀚如
从朱陆异同到朱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毕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而陆学则没有形而上的理论框架,从而也无需以“性”作为中介范畴。代之而为道德本体的,是“本心”。守仁继承了朱学和陆学的思想资源,延续了元明以来合会朱陆的趋势。学对理学最重要的发展,是强调了“理
身本与情本--以问题为中心的艮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余红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本  情本  百姓日用   
描述:在世生活的人间关怀传统,以及在理学内部的相关争议问题,并对陆学说中的“心”以及“心即理”命题按艮的理解做出解说;第二章的内容,是对艮、罗汝芳“以一身体万物”、“身心宇宙浑融贯通”等思想做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