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406)
期刊文章(1618)
学位论文(89)
会议论文(52)
图书(3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999)
地方文献 (115)
红色文化 (25)
地方风物 (25)
宗教集要 (14)
才乡教育 (11)
非遗保护 (8)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4(779)
2013(285)
2012(288)
2011(413)
2009(552)
2008(413)
2007(228)
1984(13)
1970(1)
1965(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7)
宁波日报(30)
学术月刊(9)
经济日报(4)
宁波出版社(2)
河南博物馆馆刊(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图书情报知识(1)
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
河南图书馆季刊(1)
格调说研究
作者:杨学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格调学说  神韵学说  辨体  正变  兴象风神  中国古代文学  诗歌史 
描述:格调说发轫于严羽,初步形成于李东阳,深造完善于前后七子,至胡而集大成,并开始了向神韵说的转变。 作为明代“诗必盛唐”诗论的总结,胡的诗学体系以“格调”为核心。“诗分唐宋”是格调说
小说思想研究
作者:陈卫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研究  小说观  小说分类  小说史研究 
描述:析,全面观照胡小说思想,并作出客观评价。 胡的小说研究包括辨伪、考证,以及基于文献考察的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从学术方法上来说,主要采用了文献学(其中包括目录学、辨伪学、考据学
诗歌理论探微
作者:杨灿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薮  诗薮  诗史观  诗史观  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  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 
描述:诗文集《少室山房集》及论学杂著《少室山房笔丛》。其中《诗薮》集中体现了胡的诗学思想,并以浩繁的内容和庞大的规模成为诗论中少有的体系严谨之作。 与中国古代诗话松散、随意
的小说与戏曲思想
作者:卢劲波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  小说  戏曲  戏曲 
描述:分类集中体现了他对小说叙事性特征的重视,其小说美学思想的亮点为对小说艺术特征的发现。他的小说思想有助于小说的文体独立。他以考据学方法研究戏曲史,专注于探究戏曲本质。其戏曲思想是艺术的、审美的。胡
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作者:王嘉川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学术史  史学史  辨伪学  目录学   
描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
辨伪学研究
作者:张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辨伪学研究
《诗薮》论杜诗
作者:张若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薮》  《诗薮》  杜诗  杜诗  格调说  格调说 
描述:”品目的提出,以及前后七子对杜诗的不同意见三方面来论述胡之前的杜诗观。在此基础上,引出胡对杜诗的看法。发现其宗杜主要是在艺术审美的层面上展开,极少涉及政治教化及思想情操方面的内容。他将杜诗
·地理门》文献部分述论:兼论宋代地理文献的发展
作者:杨佳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理门  目录学  地理学 
描述:、历史地理学价值。第四部分为第5章“《》所见宋代地理文献的发展”,是本文的延伸考论。在《》的地理文献收录上存在着不同于前代书目的选择标准,而这样的标准对我们了解宋代地理学的历史进程以及宋代地理
的藏书思想、实践及价值研究
作者:张晶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藏书思想  藏书实践  图书馆建设 
描述:分析总结其他藏书家藏书、治学经验的基础上,胡清醒地认识到书籍聚散存亡的客观性,并始终坚持藏书治学的信念,以毁家的精神藏书,以考证的态度治学,不主观臆断,不迷信权威。博稽典故,以明舛讹;标明引证
从心即理到心外无理:浅谈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郑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即理  心外无理  心学 
描述:其学说所造成的“天人相分”的境地。守仁在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对于心学的发展成果以及佛道两家的思想,对陆九渊既有的心学思想加以完善和提升,提出了“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