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639)
期刊文章(1676)
图书(72)
学位论文(53)
会议论文(4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223)
地方文献 (135)
红色文化 (47)
地方风物 (42)
宗教集要 (15)
才乡教育 (12)
文化溯源 (6)
非遗保护 (4)
按年份分组
2014(823)
2011(459)
2010(1114)
2008(418)
2006(150)
2005(120)
2004(73)
2003(45)
2002(29)
1997(38)
按来源分组
云南党的生活(7)
医疗卫生装备(5)
海南日报(4)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4)
人民军医(2)
江苏物资(2)
中国审计报(1)
中华烧伤杂志(1)
空中交通管理(1)
西南国防医药(1)
北宋临川氏家族及文学考论:以王安石为中心
作者:汤江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临川氏家族  临川氏家族  文学  文学  文学交往  文学交往  考论  考论 
描述:国文学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人物。这些争议又无疑使他成为了宋代文化史上评价最复杂,意蕴最丰富的文化人物之一。本文分、下两编,以王安石为中心,对王安石及其家族之文化、文学构成进行了深入剖析。编为临川
略论应麟的学术成就与特色
作者:魏殿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应麟是南宋儒学的殿军,一位忧时爱国、学问赅博、治学严谨的学者。
应麟《诗考》与辑轶研究
作者:魏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辑佚  三家《诗》  应麟  《诗考》成就 
描述:从文献学的角度分析应麟《诗考》的辑佚成就,意在揭示其重要的学术地位,同时指出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和不足之处,以期人们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全文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先概述应麟《诗考》辑佚的情况及其研究
雱《南华真经新传》思想体系诠构
作者:沈明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华真经新传  南華真經新傳  宋代庄子诠释  宋代莊子詮釋 
描述:莊學的最高境界,為了建立自己的體系,雱不得不解構影響甚久甚深的郭象之說。成玄英對於《莊子》書中的「心」,有「成心」和「靈臺之心」兩種說法,若據成氏之說,則莊子是將心區分為,其一要極力避免防止,另一
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作者:李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新课标背景下铜川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铜川市益区
作者:张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  铜川市 
描述:革作为动力,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视角出发,通过抽样调查,对铜川市益区10所小学的负责人、音乐教师、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培训、教学设施配备和教学管理
传播学视域下的基督教在华传播活动解读:以陕西省铜川市益地
作者:宫慧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  基督教  传播学  传播学  传播学研究  传播学研究 
描述:西省铜川市益地区的传播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基督教的象征符号系统、价值观,传播策略,传播过程与结构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基督教传播体系与效果,寻找基督教强大社会影响力的根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缘起
谢子弟天然秀,岂是三家村中人:论晏几道词之华贵气象兼析其
作者:牟国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晏几道  晏几道  华贵  华贵  贵公子  贵公子  色彩  色彩  语言  语言  韵味  韵味  孤傲  孤傲  真淳  真淳 
描述:象的发掘和论述。如果将晏殊词比作牡丹,那么晏几道词当可比作月季,虽不同于牡丹的雍容大气,其精致鲜妍处却过之,无愧“华贵”二字。同时对于其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表面的性格,尚未发掘其心态形成原因。事实上,个人心态的形成,其人生经历自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其出身背景同样是不可忽略的。本文拟从晏几道其词之华贵和其人之矜贵两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致地加以论证。在第一部分词之华贵气象中,从晏几道词之明艳鲜丽的色彩、精美绮丽的语言、高雅精致的韵味三方面展开,由表及里地阐述其华贵特征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则主要论证晏几道贵公子心态的表现和形成原因。从其为人的痴傲和真淳入手,对于晏几道的心态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其置于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分别与和他或是身世、或是性格、或是两者皆有相似之处的对象类比,试图更加深入地挖掘晏几道的心理形成和精神内涵。
从心即理到心外无理:浅谈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作者:郑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即理  心外无理  心学 
描述:吸收的。 第四部分,针对守仁对陆九渊心学思想的超越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逐一阐述,首先是本体论的超越,其次方法论的超越,最后是心学境界的超越。
从朱陆异同到朱异同:以理、性、心、知四个范畴为中心
作者:毕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范畴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描述:”的主观性,削弱了“理”的客观性,在一定程度解决了“理”的双重性矛盾。他认为,“理”是“心”的主观产物。“心”的作用不仅是认知“理”,更重要的是生成“理”。与陆学类似,学也没有形而上的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