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87)
报纸(530)
图书(81)
学位论文(64)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64)
地方文献 (382)
红色文化 (46)
地方风物 (38)
宗教集要 (34)
才乡教育 (18)
非遗保护 (12)
按年份分组
2014(325)
2012(153)
2011(182)
2010(180)
2008(141)
2007(124)
2002(62)
1994(51)
1990(41)
1959(3)
按来源分组
文献(31)
中国文化研究(6)
装饰(2)
城市规划学刊(1)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
漢學研究集刊(1)
語文學報(1)
農業工程學報(1)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1)
淡江中文學報(1)
象人:人像术、仁政与人民状态
作者:王基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人  周礼  毛泽东  孔子  孟子  苏轼  齐白石 
描述:”状态中,将国民置入到政治世界中(而非日常世界),形成了一个具有立法能力的精神治理秩序。
王应麟《诗地理》研究
作者:张绍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诗地理  考释内容 
描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诗地理》的体例,以为本书体例承自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第二部分讨论《诗地理》的基本观点,主要分为“诗可以观”和“地理观”两个方面。前者体现
北宋临川王氏家族及文学
作者:汤江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文学  临川王氏家族  王安石 
描述:临川王氏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宋代南方文学家族。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蓬勃活力,及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成果,至今犹让人仰慕、惊叹不已;它在唐宋文化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具有极重要、极丰富的文化意义。王安石在宋代文化与文学史上,具有极显赫的位置,在多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 >> 详细
吴嵩梁生平事迹
作者:张世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嵩梁  “诗佛”  交游  书院教育  著述 
描述:、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从以下四方面来对这一选题进行述:吴嵩梁及其“诗佛”称号的考证、交游活动、书院教育及其著述
王应麟《诗》笺校
作者:董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應麟  王应麟  詩攷    三家《詩》  三家《诗》 
描述:目前並無點校本,故為之作箋校,旨在為研究者提供一個較為可靠的《詩攷》整理本,再現三家《詩》輯佚的最初面貌。後世學者尤其清代諸家對《詩攷》多有辨正訂,箋中於此多有引用,以求完善《詩攷》體系,並梳理應
《周礼》中玉礼器
作者:张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周  玉器  礼器  六瑞  六器 
描述:基础上,试图通过文献记载和实物数据的对比分析,再结合其它一些相关研究,从而对《周礼》中六瑞六器说的可信性做一深入探讨。
《南柯》《邯郸》疑问标记研究
作者:李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疑问标记  疑问代词  疑问副词  疑问语气词 
描述:,试图对明末疑问标记的使用和发展概貌做一整理,期冀对近代汉语疑问标记研究做一填补。凡在某一情况下能单独负载疑问信息的语言成分(包括语音),称为疑问标记。汉语疑问句的语法标记包括: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疑问词语、疑问句句法结构,这些标记负载疑问信息。这四种疑问标记中,疑问语调分布最广,它可以出现在一切问句中,负载的疑问信息却最空泛。问句中无其他疑问标记时,疑问语调必用,且单独负载疑问信息,必须运用疑问语调的疑问句,一般情况下只有是非疑问句(只以疑问语调为疑问标记,不使用其他疑问标记),其他疑问句可用可不用。因为疑问语调负载的疑问信息较空泛,所以文章疑问语调不做论述。“二梦”中单独由疑问代词(数词)做标记的疑问句725例,单独由疑问副词做标记的116例,单独由疑问语气词做标记的74例,疑问语气词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的情况有31例,疑问语气词与疑问代词及其短语结构配合使用的有48例,疑问代词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的有3例,由固定句式做标记的12例,由敬语做标记的4例,没有任何疑问标记的41例,共有疑问句1054例,有疑问标记的1013例,占“二梦”疑问句总数的96.110%,其中有82例使用了两种疑问标记,占有疑问标记疑问句总数的8.095%,915例使用一种疑问标记,占有疑问标记疑问句总数的90.326%。在这1013例有疑问标记的疑问句中,单独由疑问代词做标记的疑问句占71.570%,单独由疑问副词做标记的占11.451%,单独由疑问语气词做标记的7.305%,单独由疑问句式做标记的占1.185%,由敬语做标记的占0.395%,疑问代词做标记占绝大数。“二梦”中疑问代词(数词)可以分为“怎”字系(235例)、“何”字系(250例)、“那”字系(58例)、“多”字系(13例)、“甚”字系(100例)、“几”字系(25例)、“谁”字系(91例)六个系统,共有用例776例,可以构成特指疑问询问人、物、处所、原因、方式方法等,也可以构成反诘疑问,询问事理。“怎”字系、“何”字系疑问代词用例较多,各占30.283%、32.216%。“二梦”疑问副词系统分为“其”(3例)、“岂”(13例)、“莫”(10例)、“怕”(6例)、“敢”(“敢则是、敢便是”23例)”、“可”(58例)、“还”(8例)、“难道”(25例)、“得非(得无)”3例、“独”(1例)十个子系统,共有用例150例,其中“可”占比例较大,占38.667%。它们主要帮助构成测度疑问、是非疑问和反诘疑问,也可以构成特指疑问和选择疑问,但是用例较少。“二梦”中疑问语气词系统分为文言疑问语气词和近现代疑问语气词系统,其中文言疑问语气词包括“也”(30例)、“乎”(34例)、“否、未、无”(5例)3个,近现代疑问语气词包括“么”(50例)、“来”(10例)、“那”(5例)、“罢”(1例)、“不成”(1例)、“呵”(4例)、“哩”(7例)、“呢”(6例)8个,用例153例,“也、乎、么”是该系统的主力军,各占19.608%、22.222%、32.680%,其中有31例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48例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构成疑问。其可以出现在特指疑问、是非疑问、选择疑问、反诘疑问、测度疑问等句类中,灵活多样。除此,“二梦”中有表示选择疑问的“是不是……?”、“是……还是……?”、“是……是……?”、“是……?……?”“……也是……?”、“……?……?”“V得?V不得?”、“V也不V?”、“V不也V?”9种句式12个例子,可以说选择疑问句的句式都得到了体现。另外,以“尊、高、贵”等敬语构成询问,“尊、高、贵”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疑问标记。
《邯郸》与《南柯》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
作者:毛宜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邯郸  《南柯  明清  传播 
描述:当中呈现出的传播弱势形成鲜明的反差。对《邯郸》《南柯》传播情况的探讨,将有助于总结戏曲作品传播的影响因素,从而以此为鉴,反思当代戏曲传播日渐式微的原因,望能对今日戏曲艺术之推广提供一些思路
论粤剧《紫钗》对明汤显祖《紫钗》的改编
作者:许嘉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钗  紫钗  粤剧  粤剧  明传奇  明传奇  改编  改编  经验  经验 
描述:》的改编情况之比较、唐涤生改编汤本《紫钗》的成功经验等进行论述。
王安石体文研究
作者:姚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体文  创作分期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传承  价值 
描述:法,从总体上把握王安石体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体文对前人体文的开拓创新之表现,明确其在记体文发展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