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巩记体文风格论
-
作者:李美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 散文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
描述:以后则蔚为大观,欧、苏、曾、王四大家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拓宽了“记”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记”的内容。内容上,记体文包括了一切记事、记物之文,是古代以应用为主散文中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在宋代散文的诸多体裁
-
《考工记·磬氏》验证
-
作者:孙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考工记·磬氏》 验证
-
描述:信息。本文以此为基础,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参照,试图对《考工记·磬氏》有关编磬制作规范的记载,及《考工记·磬氏》的成书时代、国别等进行较为全面地对照分析。是为“《考工记·磬氏》验证”。
-
《牡丹亭》与《紫钗记》形容词研究
-
作者:程建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紫钗记》 形容词 语音形式 结构类型 句法功能
-
描述:《紫钗记》形容词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结构类别对《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形容词做定量分析。《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形容词非常丰富,复音词占有绝对优势。因为《牡丹亭》与《紫钗记》中的多音节形容词结构
-
王应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小儿上腭望诊在咳嗽辨治中应用
-
作者:徐旭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上腭望诊 王应麟 小儿咳嗽
-
描述:)和对照组(53例),每例患者的疗程为2周,除四诊资料外,重点观察上腭情况,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上腭情况的变化,探索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特点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表明:1、前3位病因依次为上呼吸道
-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和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
-
作者:孙明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望上腭 小儿外感发热 清解养阴化痰法 青寒合剂
-
描述:。独特的望上腭方法,在诊治小儿外感发热过程中,协助指导辨证用药,减少抽血、拍片等化验检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王老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依清解养阴化痰法创青寒合剂,“护元气不用辛散攻伐”,退热存阴
-
王应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诊治小儿外感发热独创望上
-
作者:孙明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望诊法 小儿外感发热 清解养阴化痰法 青寒合剂
-
描述:方法。独特的望上腭方法,在诊治小儿外感发热过程中,协助指导辨证用药,减少抽血、拍片等化验检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王老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依清解养阴化痰法创青寒合剂,“护元气不用辛散攻伐”,退热存阴
-
汤显祖“临川四梦”当代戏曲改编的美学思考:以昆曲、粤剧、赣
-
作者:赵媚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戏曲改编 美学思考
-
描述:的变化发展,密切关照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舞台技术,并由戏曲艺术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的美学理念提供理论支撑,融现代审美理念与传统戏曲美学于一身。在戏曲美学和时代理念的双重审视下,戏曲改革才能走上艺术与市场双赢的道路。
-
昆曲“五旦”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的启示:以《牡丹亭·游园》为例
-
作者:肖园花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旦 五旦 演唱技巧 演唱技巧 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 借鉴 借鉴
-
描述:者的开蒙戏。笔者就是从《游园》开始入门的,从中得到的体会和启发比较多。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所学的昆曲与民族声乐进行比较研究。资料收集包括古代声乐论著中的相关文献及当今与此相关的理论资料、音像
-
昆曲《牡丹亭》表演艺术研究:活于字词歌舞间的杜柳人物形象
-
作者:宦宗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
描述:正仁、汪世瑜等诸位艺术家,再到沈丰英、孔爱萍、张军、俞玖林等知名演员对杜柳形象的再创造。从文学到影像,从影像到舞台,从舞台到演员,试图探究如何更好地塑造杜柳舞台形象以及演员的表演特点。
-
从《紫箫记》到《紫钗记》:汤显祖创作中“情”的演变
-
作者:李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情 情 怀疑 怀疑 确认 确认
-
描述:箫记》,好友帅机称其为“此案头之书,非台上之曲也”。万历十五年(1587),汤显祖开始将《紫箫记》改编为《紫钗记》。本文是对汤显祖处女作《紫箫记》和“玉茗堂四梦”第一部《紫钗记》的比较研究。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