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煜、晏几道、纳兰性德梦词对比研究
-
作者:李晔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纳兰性德 梦词
-
描述:上的相似性。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整篇论文的主体,分别从共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针对三人梦词展开讨论。其中,共同点包括三个方面:他们写梦的爱情词都是通过直书其事的方式营造一种缠绵悱恻的梦思;他们的梦词都是赤子之心的真性情、真感情的表露;他们的梦词中也都有受佛老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浮生如梦的喟叹。另一方面,三位词人之间的区别是一言难尽的,为了避免陷入舍本逐末的泥潭,本文第三章拈出他们各自梦词中与另外两人区别最大的特点展开讨论,并由此生发开去,尽可能详尽地勾勒其人其词最具个性的风貌。李煜梦词朴素的纪实性、晏几道在醉梦中对往昔生活的追寻、纳兰性德多样化的梦境和凄婉的词情就是他们各自梦词中最具特色的地方。
-
《周礼》成书时代与国别问题研究——基于《周礼》所见若干制度
-
作者:李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成书时代 国别 地域特征 战国时期
-
描述:方面。 本文的主体内容共分为七部分: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周礼》成书年代的纠葛,以及研究现状。之后对前人研究《周礼》的角度与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比较,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
未曾忘却的记忆—赣南全南县南迳镇“车马灯”民俗活动研究
-
作者:何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车马灯”民俗活动 音乐形态研究 功能性分析
-
描述:并对其选题动机与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等进行介绍。第一章,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村的历史、地域与信仰研究。对“车马灯”民俗活动生存土壤与生存环境的分析有利于
-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江西省宜黄县桥坑农民剧团研究
-
作者:邱瑶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 桥坑农民剧团 生存现状 传承 发展
-
描述:民剧团在传承及发展宜黄戏的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及深层原因进行探究。力图通过这一具体个案,折射中国当代戏曲面临的同样问题。本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江西宜黄戏当代发展背景、桥坑农民剧团结构与运行机制、该剧团具体演出过程、该剧团演出的宜黄戏之音乐形态分析以及该剧团在传承与发展宜黄戏中所遇诸类问题的文化阐释。第一章:宜黄戏的当代发展概况。这是桥坑农民剧团及宜黄戏生存现状的语境(context),分为复兴时期与衰落时期。第二章:细致、全面地记录和分析桥坑农民剧团的结构与经济运作。结构部分包括:剧团人员、加入剧团与教学两部分;经济运作包括签订合同、选择剧目、演出生活与经济情况四部分。第三章:完整记录桥坑农民剧团的实际演出过程。包括演出前、后的相关仪式及演出中的程式三部分。第四章:分析桥坑农民剧团目前所演出宜黄戏代表剧目的音乐形态。通过分析其程式性运用及音乐特征,对该剧团所唱宜黄戏音乐的声腔及器乐曲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梳理,理论性归纳其主要特征。包括主要声腔(二凡与西皮)、次要声腔(文南词)、器乐曲牌三部分。第五章:深入分析桥坑农民剧团之所以传承宜黄戏的原因及其在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通过历史、社会、个人的三维角度,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进行思考。结语:对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对目前宜黄戏主要传承力量的全面考察,对桥坑农民剧团及其所承载剧种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入探究,有助于窥视中国戏曲的现状,引起人们思考。
-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
-
作者:陳怡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崑劇 牡丹亭 舞台美術 表演
-
描述:多樣的成果,透過對《牡丹亭》演出經驗的研究,除了回顧二十餘年以來的成果,亦可一窺崑劇在當代,要重新演繹一部經典作品時,舞台美術設計所把握的原則和表現特色。期望能夠對《牡丹亭》與崑劇舞台美術方面的研究
-
性别视角下的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模式研究
-
作者:景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 《牡丹亭》 杜丽娘 生死之恋
-
描述:前沿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关注文学中女性问题有余,对文学要素的性别分析不足;以女性创作研究见长,女性阅读研究不足;现代文学研究成就卓著,古代文学研究相对薄弱等。基于此,屈雅君教授主持
-
对比研究《牡丹亭》两个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关联理论视角
-
作者:常聪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文化负载词 《牡丹亭》 翻译观
-
描述:对比研究《牡丹亭》两个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关联理论视角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
-
作者:楼凝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西厢记》 青春版《牡丹亭》 《红楼梦》 剧本 音乐 表演
-
描述:特点、戏剧美学特征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京剧《西厢记》、昆剧《牡丹亭》、越剧《红楼梦》这三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舞台艺术形象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合文学性与戏曲音乐、表演等特征来对三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重点
-
对比研究《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关联理论视角
-
作者:常聪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文化负载词 《牡丹亭》 翻译 比较
-
描述:视角对比《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本文试图找到最佳关联的翻译。本文的正文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回顾了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包括对关联理论的研究、《牡丹亭》翻译的研究以及文化负载词的研究
-
昆曲“叶派唱口”的历史传承及传谱唱腔特点研究:以《牡丹亭·
-
作者:祝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叶派唱口” 纳书楹曲谱 传承特征
-
描述:文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叶堂一派七代传人和四代传谱的传承关系进行梳理,进而探寻叶堂一派传人、传谱的特征以及“叶派唱口”的唱腔特点。本文共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叶堂一派的七代传人(叶堂、钮匪石、金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