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67)
学位论文(529)
图书(118)
会议论文(55)
报纸(4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83)
地方文献 (141)
地方风物 (119)
非遗保护 (33)
才乡教育 (18)
宗教集要 (12)
文化溯源 (1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2(140)
2011(133)
2010(125)
2009(112)
2008(95)
2007(98)
2002(47)
2001(38)
1998(37)
1986(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621)
殷都学刊(2)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
中国证券报(2)
青海师专学报(2)
语文学刊(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1)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1)
哈尔滨学院学报(1)
科学经济社会(1)
生死超越论视野下的汤显祖“至情说”研究
作者:陈荣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超越论  汤显祖  至情说 
描述:景。其次是汤显祖至情说的提出,是道学革新的必然产物,也是王门后学思想发展的一部分。第三点是对于生死超越论的定义,定下本文研究的理论基调。 文章正文部分,第一章提出“至情说”是汤显祖思想中的核心
《兵经百篇》军事战略思想之研究-以第一次海湾战争为例
作者:巫颖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揭暄  兵经百篇  海湾战争  军事战略 
描述:,而後分析明朝末年的戰略情勢,並且討論揭暄的軍事戰略思想,最後則以揭暄軍事戰略思想中,有關建立與使用軍事力量的觀點來分析第一次海灣戰爭。 本文認為揭暄在軍事戰略思想上,有五項重要原則:分散原則;更替原則;延遲、速決與牽制;超軍事力量;點眼。然而這些原則也還是會受到時空環境與戰略目標、手段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對於戰爭的勝負結果,不盡然存在決定性的影響。
心师造化-谢逸娥画荷之创作研究
作者:黄谢逸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荷花画  师造化  水墨画 
描述:)透過對荷花之實地觀察及描繪,並藉由研究心得及運用傳統或現代的各種 水墨表現技法,希望能在研究創作中建構出自我繪畫的風格。 (三)希望透過閱讀、蒐集、攝影、寫生,完成一個新的畫荷論述,為畫壇略盡
地志与记忆:南宋地方百咏组诗之研究
作者:刘芳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董嗣杲  地方百咏  南宋  地方  记忆  方信孺  曾极 
描述:百詠組詩形式分別歌詠南海、金陵、西湖之意識、三組地方百詠組詩之內容特色與文本中呈現的地方記憶與地方感。地方百詠組詩之文本脈絡歷經魏晉、唐與北宋,融合園林題詠、行旅古蹟題詠與詠史組詩之文化底蘊。其興盛的原因有:一、宋代旅行活動盛行,名勝景點興起;二、南宋疆域改易,造成南宋詩人的地域認同呈現多元複雜的心理;三、南宋出版業興盛,讀者對於地誌文本有可供資鑑與再現地景的要求。而方信孺南海百詠、曾極金陵百詠、董嗣杲西湖百詠分別記憶了南宋中晚期廣州、金陵、西湖三地的自然景觀與其人文歷史,亦在其中寄託了個人情志與記憶。
明代遣官赈济之研究:以何乔新被遣赈济为例
作者:游仲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巡抚  侍郎  遣官赈济  何乔新  李衍  贾俊  叶淇 
描述:層級逐漸微官化,係成正比。該制在明代經歷三次轉變,所派出的官員,論其品級逐漸微小。這會影響到該員執行權力,亦造就「督理荒政」關防之初現。 論被遣賑濟之官的個人操守大不相同,亦導致時人對於該制是否進行於災區存了很大爭議。尤其是嘉靖年間的席書:他本身涉及議大禮之議題,讓原本僅單純賑濟之事,變得錯綜複雜。一場政治角力之後,席書擺脫了被指控的罪名。 何喬新為宦經歷係從京官低階再轉入地方官,而後入朝為官,係明代典型升遷方式。分析何氏擔任地方官時,主軸觀察他的為人以及賑濟作為:雖然賑濟作為不能代表他的賑濟思想,然就現有史料僅能呈顯他的賑濟作為──更凸顯地方性特色。 其次,描繪何喬新被遣賑濟之實例:成化二十年山西發生旱災,隔年一月朝廷所做決策,經過臣僚討論之後,乃何喬新以刑部侍郎派往山西賑濟。何氏賑濟之方式,跟他在擔任巡撫時期,是有繼承。巡撫在救濟山西同時,亦有何氏指揮救災,呈顯救濟雙軌運作,但因為何氏與巡撫葉淇官階平行,故比較難以上對下給予命令。 李衍賑濟陝西、賈俊賑濟河南,他們與賑濟之區相關性,以及其背景與為官經歷跟當地是否連結?李氏擔任過京官內的小官,而後轉任地方官,再回到朝廷。他比賈俊與何喬新更早至陜西擔任事務,不久才任命為兼職賑濟。賈氏以「末代」監生出任科道員,而後轉任地方官,最後入朝為官。他與何喬新相同地曾在被遣賑濟之區擔任過職務,同時命至災區做賑濟之務,但不同時間召回朝廷。 觀察他們所做賑濟之行為,雖無法擺脫過去賑濟之作法,甚至到達當時所能夠達到的最大極限,亦無嘉靖時期席書因政治因素弄得滿城風雨。因此,救活不少災民以及安置他們,不至於淪落為流民或官府眼中的「賊寇」。
汤显祖诗研究:思想历程的建构与「家」的探讨
作者:陈孟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诗     
描述:發展歷程。這一個思想歷程,同時也是湯顯祖一生實踐並整合個人生命與家族使命的過程。透過這一個思想歷程可以發現,湯顯祖個人所欲展示的也是現代研究主要建構出的,那一個獨立而獨特且洋溢著個人精神的自我形象
取孟越韩,治道合—王安石政治改革思想研究
作者:赵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熙丰变法  儒学  道学 
描述:自信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结论揭示了道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直接的推动力来自于熙宁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王安石作为关键人物,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儒学和佛老思想交锋。研究方法上,一是注重过程和变迁,关键性
《涵芬楼文谈》写作主体素养研究
作者:方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写作主体  素养论 
描述:分进行论述。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涵芬楼文谈》的成书背景及理论要旨,并对当前学界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以便确定本文的研究角度和方法。由于目前对《涵芬楼文谈》的研究还停留在翻译、介绍等浅层阶段,尚未
元明易代之际悲剧人物危素研究
作者:吴愫劼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危素  思想  贰臣  悲剧 
描述:今属江西)的一个贫寒之家,起初,读书和考试都不顺利。他是在不惑之年以后,方才起步进入仕途,而成功于花甲之年。从区区一介不入品流的“经筵检讨”开始,以中年人的冷峻,固执和不懈的精神,坚持踏上了仕宦这条荆刺之路。在元代,一方面,元代理学已由朱陆之争渐趋于“和会”;另一方面,佛老之学盛行。危素主张积极入世,践履于时。同时,又因他经常出入佛道之门,多与方外之士交游唱和,致使他的思想复杂矛盾。危素在宗族建设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由此更丰富了他的思想。危素的家世、求学经历、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人群,都是他在易代之际选择入仕新朝的影响因素。 动乱年代,人们为自己的选择常常从儒家学说中寻找依据,“不事二主”和“顺乎天命”成为两难选择。危素出仕明朝,转事新主,终成“贰臣”。然而,洪武帝对元故官既拉拢又打击的政策,使危素成为了政治牺牲品,悲剧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王安礼及其《王魏公集》研究
作者:张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礼  《王魏公集》  思想  文学创作 
描述:公集》的版本流传情况,并且对其中误收、未收作品进行考论,并且简要评析王安礼现存的三首词的内容,从中也可看出王安礼的学识和思想。其次对王安礼所作的诗歌、散文和骈文分类研究,着重分析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