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汤显祖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初探
作者:李胜利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晚明  中晚明  汤显祖  汤显祖  诗论  诗论  诗歌  诗歌         
描述:践了自己的诗论,用真挚感人的自然之情融注于诗歌中。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涉及到佛道隐逸、出仕用世、行旅游览、交往应酬等等;在各种体裁中,尤其擅长绝句和歌行。他的诗歌不仅在叙事、写景的安排、炼字遣词、句法和章法等方面,有意识的学习六朝诗歌,而且汲取了六朝诗歌的美学精神,在总体上呈现出“清”的特色。
汤显祖之'梦剧'
作者:王建平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中国  中国  文学史  文学史  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  梦文学  梦文学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描述:该文主要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立足于"梦文学"这一尚等开拓的研究领域,多方面探讨了汤显祖在戏剧创作中运用"梦幻"的原因,进而联系汤显祖"梦剧"的创作蓝本以及明代社会现实,深入分析了汤显祖"梦剧"在梦幻
情至论-汤显祖美学思想的核心
作者:邓为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美学思想  汤显祖  汤显祖  情至论  情至论  梦思  梦思 
描述:全文除引方和结语外,共分四部分:1、简要介绍汤显祖的生平及他所处的时代.说明由阳明心蜕变而来的张扬自然人性、呼唤个性解放思潮,是汤显祖情至论形成的主要社会政治思想基础.2、简要论述了汤显祖情至论对儒
汤显祖与袁宏道之尺牍比较研究
作者:肖咏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袁宏道  尺牍比较  “真”  思想 
描述:牍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和风格上呈现出了巨大不同,这些不同点代表了当时文坛对“真”的追求所具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汤显祖与袁宏道二者尺牍的比较不仅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汤显祖和袁宏道思想的发展变化提供
《花间集》汤显祖评点之研究
作者:吴新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评点  语言与手法特色  词学观 
描述:评点花间词的时候,将至情观贯注其中,因此他的《花间集》评点不仅能抒发真知灼见,更能时呈灵心,开后人无限眼界。汤显祖评《花间集》,上起温庭筠,下讫李珣,都有评及。他的花间词评的语言和手法特色有三:一是
汤显祖:从情理之辩到真情与真色
作者:李名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典戏曲  汤显祖  情理  真情  真色 
描述:的“理学”思想,而是源于理学教条,套用于人们身上那逐渐僵化、迂腐及虚假的世俗的“礼”。具体来说,就是以人性中“真情”来对抗理学应用所繁衍的“迂腐礼教”、“虚礼”以及“奸伪堕落的人性”。在戏曲艺术的百花园里以真色与真情对抗伪假,以“梦”、“死生”、“奇谲”或“狂狷”来对抗败坏、奸伪的人心,以真色与真情来对抗“无处不假”的沉沦时势。
生死超越论视野下的汤显祖“至情说”研究
作者:陈荣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超越论  汤显祖  至情说 
描述:部分,其涵义与分类决定了这一本体论的理论构建,可分为善情与恶情;由此而引出中国哲学中的情感本体论;同时围绕着生死问题来看至情说。第二、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阐述对象。首先,由汤显祖作品入手,找出“情可以使
情、梦、幻:汤显祖人生与戏曲研究初探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晚期一位富有浓厚思想家气质的戏曲作家,他的"临川四梦"以其深邃的思想意蕴和完美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巅峰之作.该文从整体角度出发,以期通过分析汤显祖的人格理想与戏曲创作的关系
汤显祖评《花间集》研究
作者:张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王学  反思  阐释  主“情” 
描述:花间集》研究进行大致的梳理,明确不同时期的文人对《花间集》的认识及《花间集》所演绎的相应角色,在此基础上对汤显祖评《花间集》的生平及思想背景做进一步的探究。第二部分,对汤显祖评《花间集》的述论
汤显祖管窥晚明思潮:以《牡丹亭》为起点
作者:唐卫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创作经历  晚明政治  戏剧创作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描述:。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缘起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写作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和说明; 第二章汤显祖与《牡丹亭》。从考察汤显祖对话本改编的角度入手,进入《牡丹亭》的文本分析,文本分析的重心在于探讨汤显祖所寄托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