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李绂与《陆子谱》
作者:杨朝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地留给了陆王后学。 在清代陆王学术的发展中,李绂是其关键人物之一。李绂一生致力于陆王学术,著有《陆子谱》、《陆子年谱》、《朱子晚年全论》诸书,极力为陆争正统。《陆子谱》二十卷,用李绂
王安石及其门人庄子的儒学化
作者:李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王安石  王安石  儒学  儒学 
描述: 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王安石庄子的儒学化特点。王安石在《庄周论》一文中以善求庄意的读书方法,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庄子矫世之弊,其用心亦圣人之徒的观点,对后世治庄
王应麟《辞指南》研究
作者:李铠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指南  词科  博学宏词  文体论 
描述:有助于管窥宋代博学宏词科考试形态。另一方面,该书分析的作文之法、语忌和博学宏词试格的十二文体(制、诰、诏、表、檄、露布、箴、铭、记、赞、颂、序)特点等,体现了场屋为文的自身特点,自有其文学批评研究价值。
论王应麟的《诗经》成就
作者:李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王应麟  辑佚  辑佚  《诗》地理  《诗》地理  考据  考据  义理  义理  文献学  文献学 
描述:之作。这两种力量时有消长,不断融合,使得宋代的《诗》研究呈现出流派众多的特点,如经世致用派、废序派、守序派、心性学派、名物考据派等,在众多的研究者中,也有不少贯通大儒。王应麟作为南宋末期的学术殿军
以诠释视角解读《牡丹亭》不同英译本
作者:杜丽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诠释哲学  诠释  理解的历史性  视角  视域融合  牡丹亭  效果历史  翻译研究 
描述:,及其对翻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意义,同时结合《牡丹亭》三个英译本,对其文化词语和典故的翻译特色和翻译风格,以及诗歌部分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目的在于利用诠释视角研究说明由不同译者翻译会
周礼·秋官》所见司法问题研究
作者:温慧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司法制度  法制史 
描述: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周礼》为先秦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自汉迄今,学者对其内容疑信参半,至于谈及其成书年代,则更见纷歧,无有定论,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周礼》史料价值的正确认识。所以,我们有必
<<周礼>>中所反映的村社土地制度
作者:李雪山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土地制度  国家控制 
描述:<<周礼>>中所反映的村社土地制度
试论《左传》在周礼研究中的文献价值
作者:赵雅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传》  周礼  文献价值 
描述:象,比对相关史书及典籍文献,参考、借鉴前人诸多研究成果,对《左传》所反映出来的周礼在春秋时期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演变,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以期能够为周礼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具体生动的文献
档案学视角下的《周礼》研究
作者:洪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档案  主体  种类  制度 
描述:礼》记载的档案工作(兼顾文书工作)主体。这里的档案工作主体,是指从事着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人,可以是个人或人群(如同一工作部门的人)。主要是按天、地、春、夏、秋五个系统部门逐一论述《周礼》所记载的档案
周礼》所见巫术考
作者:孙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巫术  周礼  巫术活动  巫术信仰  巫师  巫器 
描述:及风俗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对巫的产生和《周礼》的巫官制度进行考察,《周礼》巫官制度包括职官名称、职官职司、职官属从关系、职官组合等,它是周代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周以前职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