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75)
期刊文章(833)
学位论文(33)
图书(14)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80)
地方文献 (61)
红色文化 (5)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261)
2013(135)
2012(194)
2011(251)
2010(216)
2009(161)
2004(45)
2002(23)
2001(33)
1989(19)
按来源分组
其它(47)
海峡导报(13)
人民政协报(7)
大河报(3)
科技创业月刊(1)
信息系统工程(1)
信息网络安全(1)
四川法制报(1)
冰雪运动(1)
台大生物医学报导(1)
曾祺《涵芬楼文谈》探要
作者:兰培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祺  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论  修养论  谋篇论  谋篇论  修辞论  修辞论 
描述:本论、余论三部分加以论述。序论简要介绍曾祺的生平、涵芬楼、《文谈》的版本及其理论价值,《文谈》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文谈》的目的和意义。本论分三部分加以阐述:一、“主于识见”的修养论。氏将“识见
状元才情 台阁先声—伯宗《荣进集》研究
作者:蒋慧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伯宗  《荣进集》  状元  台阁体 
描述:和散文的内容、艺术特色及成因,定位伯宗的文学地位,从中亦可一窥明初江西文学、馆阁文学、状元文学的创作概况。受明初崇儒复古文学思潮的影响,伯宗的诗文以议论和描写见长,语言简洁晓畅,风格雍容典雅
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汝纶四大古文圈
作者:柳春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古文  桐城派  声音现象  曾国藩  古文教育 
描述: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考察它们的形成过程,分析古文圈子内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认为晚清古文进程也是桐城派古文从江南传播到全国、由兴盛走向衰亡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与不同地域文化有冲突,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