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631)
期刊文章(1259)
学位论文(53)
会议论文(43)
图书(2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859)
地方风物 (68)
地方文献 (49)
红色文化 (19)
才乡教育 (7)
宗教集要 (5)
文化溯源 (4)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788)
2013(282)
2010(1081)
2009(520)
2008(392)
2007(211)
2006(146)
2005(106)
2004(57)
1997(32)
按来源分组
铜川日报(883)
陕西日报(162)
新文化史料(5)
睢阳(2)
现代审计与经济(2)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湖北审计(1)
陕西林业(1)
国际贸易(1)
新西部(上旬刊)(1)
应麟《诗考》笺校
作者:董航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應麟  应麟  詩攷  诗考  三家《詩》  三家《诗》 
描述:目前並無點校本,故為之作箋校,旨在為研究者提供一個較為可靠的《詩攷》整理本,再現三家《詩》輯佚的最初面貌。後世學者尤其清代諸家對《詩攷》多有辨正考訂,箋中於此多有引用,以求完善《詩攷》體系,並梳理應麟所未加詳言的三家《詩》傳承問題。
心学派的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杨月清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易学  理学  心学 
描述:的典籍,认为“良知即是易”,良知如同易道至简至易,所谓“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龙溪易学以易为“心易”,以《周易》为提高人的道德休养境界的典籍,力倡先天之学,以自然为宗,讲求“直心以动,出于自然
应麟《辞学指南》研究
作者:李铠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辞学指南  词科  博学宏词  文体论 
描述:有助于管窥宋代博学宏词科考试形态。另一方面,该书分析的作文之法、语忌和博学宏词试格的十二文体(制、诰、诏、表、檄、露布、箴、铭、记、赞、颂、序)特点等,体现了场屋为文的自身特点,自有其文学批评研究价值。
心学的历史产生及其养成理论的现代价值
作者:夏澍耘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养成理论  现代价值 
描述:心学的历史产生及其养成理论的现代价值
应麟的《诗经》学成就
作者:李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应麟  辑佚  辑佚  《诗》地理  《诗》地理  考据  考据  义理  义理  文献学  文献学 
描述:之作。这两种力量时有消长,不断融合,使得宋代的《诗》学研究呈现出流派众多的特点,如经世致用派、废序派、守序派、心性学派、名物考据派等,在众多的研究者中,也有不少贯通大儒。应麟作为南宋末期的学术殿军
试论泰州学派的传承与转化:从艮到耿天台
作者:黄元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州学派    颜钧  何心隐  罗汝芳  耿天台  师道 
描述:,得出一個較為連貫的思想線索,進而幫助釐定、釐清泰州學派此一概念本身的義界與共通的理解。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簡單考察學界數個具有代表性的,對泰州學派的研究與分判,第二章考察陽明到
应麟《困学纪闻》研究
作者:刘方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困学纪闻》  考据  影响 
描述:误法、求源法、对比法。考据手段也是各不相同,以语言特点考据,以时间先后考据,以较早文献为准考据,利用避讳进行考据。应麟《困学纪闻》对清代学术影响深远,顾炎武、阎若璩、钱大昕等人的著作,颇见遗风。
王安石学术史研究:以“金陵学”(1021~1067)为重点
作者:杨天保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  选举社会  荆公新学  金陵  学术史 
描述:本文力图解答在北宋"选举时代","王安石之学怎样生成和演进?"的问题,为此,随着学主历史时空的频繁置换,王安石个人治学观念的历次嬗变、知识的多边积累、学术生成与转向的诸般特征,等等,都是要考察的重点.结构上,全文分上、下2编,共7章.上编有3章,主要就王安石学术思?
应麟《急就篇补注》及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李小茹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急就篇》  应麟  注释 
描述:的特点、体例和功用都有独到之处。最后对应麟补注的价值和不足作简要的评价,希望对今后的古籍整理工作有所裨益。
北宋临川氏家族及文学考论:以王安石为中心
作者:汤江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临川氏家族  临川氏家族  文学  文学  文学交往  文学交往  考论  考论 
描述:国文学史上最具有争议的人物。这些争议又无疑使他成为了宋代文化史上评价最复杂,意蕴最丰富的文化人物之一。本文分上、下两编,以王安石为中心,对王安石及其家族之文化、文学构成进行了深入剖析。上编为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