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74)
报纸(1690)
学位论文(555)
图书(152)
会议论文(7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67)
地方文献 (300)
地方风物 (141)
文化溯源 (94)
非遗保护 (66)
宗教集要 (36)
才乡教育 (30)
红色文化 (14)
按年份分组
2014(720)
2013(322)
2012(429)
2011(497)
2010(427)
2009(330)
2004(140)
2003(87)
2000(64)
1991(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80)
人民政协报(6)
台湾周刊(5)
中国冶金报(2)
广东社会科学(2)
学语文(2)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中国农资周报(1)
湖州日报(1)
老区建设(1)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牡丹亭》英语译本对比研究
作者:许方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对等 
描述:的心理价值取向。作为一部中国传统戏剧,《牡丹亭》一百多年来一直为西方文化界所关注,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其主要表现方式,一为昆曲在国外的公演,一为《牡丹亭》戏剧文本译介。昆曲《牡丹亭》公演已经不断在世界各国掀起轰动,但是《牡丹亭》戏剧文本的译介相比较而言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现存的《牡丹亭》译本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Cyril Birch的译本和汪榕培的译本,两个译本年代不同,侧重点也不同,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在本土译者和外语译者心目中的不同理解,而这种不同理解又影响乃至左右着外语读者对《牡丹亭》的接受和欣赏,从而进一步影响制约着中西文化交流。本文即从此出发,就两个译本的同异进行比较,采取的比较方法论是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尤其侧重于奈达的翻译对等理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因其对社会...
历史文化在现代景观中的表现作用研究:以宝鸡市周礼文化公园为例
作者:刘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文化  现代景观  表现  研究 
描述:和规划设计等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整体系统的分析历史文化在这一现代景观规划实例中的表现作用。希望对于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有所助益。文章通过对于现代景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探索及在新时代历史文化在景观作用中的分析
沈凤阁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作者:许冠恒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凤阁  中医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研究 
描述:料。通过研究,认为沈教授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①认为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发展。沈教授指出《伤寒论》对温病学发展的具体影响有:六经的继承发展观是温病学中特有辨证方法的立论基础;辨证求
李煜与晏几道词对比研究
作者:王爱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对比  研究 
描述:中展现出生命意识。李煜词从伤春悲秋的季节感、时间的心理化、时间的对立性三种模式中表现出对生命不可逆过程的沉重感伤,而晏几道则主要从对往昔的怀恋与对立别的不堪重负两个方面寄托自己对认识变迁的惋叹。 二、李煜与晏几道真善美个性中凸现出生命意识。因为从人的精神结构的价值形态来看,人精神的完整结构不只是善,也不仅是真,而应是真善美的统一。 三、 二人生命享受中显出了生命意识。 四、二人词中表现出了生命意识的不同侧面。李煜词侧重从个人的遭际表现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晏几道则侧重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表现个人的独特生命感受。 尽管李煜与晏几道性情中颇多的相似造成了他们生命体验的很多共同点,但二人把他们的生命体验融铸于词时却运用了迥异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使他们词作的艺术特色明显不同。 一 、抒情主体不同。李煜词摆脱了代言体的羁绊,而晏几道词没有跳出代言体的窠臼。 二、李煜与晏几道词中情与景关系的处理不同。李煜后期词情胜于景,而晏几道词则更多是情景交融。 三、李煜与晏几道词具体的抒情方式不同。李煜后期词直抒胸臆,而晏几道词则沉郁婉曲。 四、两人词意象构成方式不同。李煜后期词意象阔大,概括性强,而晏几道词的意象则是轻柔微小。 五、语言艺术特色不同。李煜词的语言精炼而自然,而晏几道词语言则较重修饰。 总之,李煜与晏几道都是那么优雅脱俗,又是那么真诚、率直、厚道而宽宏。他们的人与他们的词一样都具有超过常人的审美意义。
《耳食录》研究
作者:沈娜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乐钧  《耳食录》  类别  题材  审美  研究 
描述:第一章,包括三个部分。乐钧为何以“耳食”为书名,第一节“书名释义”作了讨论;《耳食录》辑成在《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之后,同时受到二者的影响,因而在文体上是传奇和笔记兼而有之,所以第二节讨论了《耳食录》的文体特征:乐钧作为一位诗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和动机促使他完成这样一部小说也是在这一章讨论的内容。第三部分是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耳食录》的内容和故事来源。从大的方面说,小说中的篇章分为鬼怪异闻类、讽时劝世类和婚恋类,在这三类中,作者或以传奇志怪,或以笔记志异,表达作者内在的感情和对社会的认识。《耳食录》题材源于三个部分:宗教传说,小说旧题以及听闻、朋友相赠。最后一章探讨了《耳食录》的艺术审美价值,作者擅长用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来表达感情。其文想象奇诡,注意辞藻,优美处往往充满诗...
炳与《粲花斋五种曲》研究
作者:陈淑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粲花斋五种曲》  思想价值  创作特色 
描述:》的“情学”思想价值,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入手,分别分析了其中才情兼备的才女形象和情真如痴的男性形象,这是炳“情邮”理论主张的具体表现。敢于追求爱情的才女——车静、沈婉娥,“怀才不遇”的女词人——乔小青
炳《粲花斋五种曲》研究
作者:车泫定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粲花斋五种曲 
描述:在晚明剧坛上,“阳沈之争”引起了许多戏曲家折衷两家长处的趋向,其中炳在实际创作上被认为是这类代表的作家之一。作为临川派的作家,他也看重调声协律的问题,因此他的《粲花齐五种》对清初戏曲家影响较大
民族舞剧《牡丹亭》舞蹈语汇创新性研究
作者:李珊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舞剧  《牡丹亭》  舞蹈语汇  创新  研究 
描述:民族舞剧《牡丹亭》舞蹈语汇创新性研究
SNARC效应是自动加工还是认知策略?:基于朝代刺激的研究
作者:李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NARC效应  自动加工  认知策略  朝代刺激  编码策略 
描述:,与实验三相同。实验阶段首先呈现记忆任务,接着呈现判断任务,然后检验被试记忆情况。 本研究结论如下:(1)朝代顺序能产生SNARC效应,说明存在心理时间线(2)顺序信息足够产生SNARC效应。(3
秦礼制文化研究
作者:岳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秦人  周礼  礼治  礼法  变迁 
描述:,而且为此后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礼制提供了制度蓝本。秦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所创立的礼制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仍以移花接木、借尸还魂的形式继续存在,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制,故研究秦礼制文化,不仅能澄清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