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彭年及其《江南别录》
-
作者:姚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彭年 陈彭年 五鬼 五鬼 江南别录 江南别录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
描述:出现的三个名为“五鬼”的群体 进行了考述与评论,从而佐证陈彭年被列入“五鬼”之群有失公允之处,力求 还原其北宋士大夫形象。陈彭年私自撰述的《江南别录》较详细的记载了南唐 四代君主之事,是研究南唐历史
-
陈景元思想研究
-
作者:曾祥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景元 主要思想 影响和价值
-
描述:的价值。下面就本文的内容作大致的介绍: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陈景元生平事迹及他的主要著作。主要著作集中在:《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文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译
-
论陈景元治国之道
-
作者:王福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景元 陈景元 治国之道 治国之道
-
描述:。本文在卿希泰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陈景元治国思想作一些分析。
-
陈九川思想研究
-
作者:徐泉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阳明 陈明水 良知 致良知
-
描述:感为二、体用不一之理路,在与聂、罗关于良知本体的论辩中,双江、念庵认为“心有定体”,明水则与之针锋相对,提出“心无定体”之说;关于阳明后学广泛讨论的良知与知觉、良知现成、无善无恶及万物一体等思想明水都有正面肯认。明水在致良知工夫主张慎独知几,谨守格物致知宗旨,反对双江“格物无工夫”论与王心斋“淮南格物说”。就明水与阳明之关系而言,显然明水与阳明宗旨保持高度一致,不敢于师说增添一词,从这一点来看,明水是得阳明之真传的,若就理论发明而言,慎独知几之论,亦颇能推原阳明未尽之意,然需指出的是明水之理论发明远不如王龙溪、罗近溪之调适上遂。就明水与王门诸子而言,相对于东廓、南野,明水受到龙溪的影响较大,故与二人亦有些相异之处;相对于双江、念庵,明水不能容忍聂、罗二人思想之转出,同样对心斋别立宗旨亦颇有微词。文章通过纵向...
-
邓元锡与《皇明书》??十六世纪晚期的明代学术思想史编撰
-
作者:刘勇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邓元锡 皇明书 明代学术思想史 明代史学 历史编撰
-
描述:的政治取向、学术立场和“以道自重”的文化主体意识密切相关;同时,他的思想史编撰活动也是整合日益分化的阳明后学的学术努力。整体而言,邓元锡通过《皇明书》进行的明代学术思想史编撰,并非单纯的学术活动,它是
-
陈景元道教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李明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景元 道论 性命论 治国论 理论影响
-
描述:指出陈景元一生自觉承担弘扬道教的责任,在北宋京都开讲《老子》、《庄子》,与当时有名的士大夫和官员结交,校正道书,勤勉著述,为道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接着,笔者对陈景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现有
-
陈白沙的历史世界——明代政治与儒学流变
-
作者:廖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献章 陈白沙 明代学术史 明初思想史
-
描述:文治,证明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心学。心学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 晚明诸儒,则以
-
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
作者:李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戊子顺天乡试案与万历四曲家:王衡、陈与郊、沈璟、汤显祖
-
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
-
作者:柳春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古文 桐城派 声音现象 曾国藩 古文教育
-
描述:那样在文体、文学语言等方面作出新的开创,因而也没有为古文发展开辟出新道路。本文研究对象是晚清语境中的古文,主要指晚清桐城派和湘乡派古文。论文将晚清古文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系列历史事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