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41)
学位论文(558)
图书(133)
报纸(89)
会议论文(7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62)
地方文献 (123)
地方风物 (118)
才乡教育 (36)
非遗保护 (33)
宗教集要 (15)
文化溯源 (11)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1(187)
2010(167)
2009(157)
2008(129)
2005(112)
2004(99)
1999(96)
1998(105)
1994(63)
1980(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7)
抚州师专学报(75)
江西社会科学(26)
孔子研究(23)
教育史研究(5)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4)
中华书局(2)
教育科学出版社(1)
武汉大学出版社(1)
武陵学刊(1)
陆九渊的孟学思想研究
作者:韩丽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孟子  本心  义利之辨  发明本心 
描述:而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论述陆九渊的孟学思想。首先,介绍陆九渊孟学思想的形成,主要从时代背景、二程的影响,佛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其次,阐述陆九渊孟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从本心、辨志、发明本心
本心与自由: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新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流派  心学体系  本心  心即理  道德自由  精神自由 
描述: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与程朱理学宛如理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交相辉映,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本文尝试以"本心"释"心",挖掘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研究
作者:彭启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心学诠释学  儒学 
描述:,是陆九渊“尊德性”说和“发明本心”说的依据。(3)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权变”等经典诠释方法,启发了陆九渊心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思考和实践哲学取向。与汉唐以降盛行的经学研究模式不同,陆九渊的心学
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作者:田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书院  书院教育 
描述:。理论基础包括政治哲学两个层面。第三部分是梳理一下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发展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创办槐堂书屋,是为初步形成期;二是参与鹅湖、白鹿等学术盛会,是为深化提升期;三是经营象山精舍,此为
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及现代意义研究
作者:饶小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理论  现代意义 
描述:及整个思想体系进行全面研究的不得太多。如对他的道德教育、政治思想以及关于“朱陆异同”说的发展过程等研究,都较欠缺。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该部分从陆九渊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道德教育
王安石政治哲学探析
作者:崔珠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价值意蕴  价值意蕴 
描述:行分贯通。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宋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王安石的生平和学术做了相关论述。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王安石政治哲学的基础是其人性论和本体论。王安石
《玉海》实录问题研究
作者:刘圆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玉海》  实录  研究 
描述:玉海·艺文》实录类的总体概况以及《玉海》引用唐宋实录的基本情况和《玉海》所存唐宋实录的史料价值以及不足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玉海》中与实录相关的问题进行整体把握。 首先,王应麟良好的家学师承为《玉海》的编写打下了坚实基础,其长期的馆阁秘府经历为《玉海》丰富的史料来源提供了必要条件。 其次,通过分析《玉海·艺文》对实录的著录方式,了解王应麟对实录类史料的整体认识。在总体把握《玉海·艺文》实录类的基础上,对其小序的性质、价值和作用进行分析,对王氏实录编题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指出其较高的学术地位和价值。 再次,《玉海》中共征引了唐宋实录300余条,本论文将其逐条辑出,在唐宋实录仅存《唐顺宗实录》残卷和《宋太宗实录》残本的情况下,这些实录史料价值较为重要。 最后...
《周礼》与北魏变法及其对後代政治制度之影响研究
作者:林映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政治  六官  三省六部  改革 
描述:北魏官制之架構,接著論述《周禮》六官與北魏官職的關聯,由北魏官職中官職的職掌看出為《周禮》所影響的痕跡與關連性。 第四章討論北魏以《周禮》變法對北魏以下政治的影響,由六部制的成熟與確立,每個朝代皆可見
佛禅与王安石诗歌研究
作者:宫波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佛禅  诗歌  研究 
描述:思想,以及对诗歌与佛禅两种意境的互济互融。体现出其高超的创作形式和技巧,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魅力。其诗歌风格引领了宋代诗歌风貌。因此从佛禅的角度切入,来研究王安石诗歌创作是十分必要的。全文共分为六
王应麟文集研究
作者:张骁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文集  研究 
描述:,了解其学术转向的动因,亦可以总结其文学成就,丰富对宋元之际文学的研究,同时,这也是对王应麟研究的完善。 论文主体分为六章。 第一章对王应麟生平事迹进行考辨。王应麟的生平,《宋史》、《延祐四明志》、《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