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档案学视角下的《周礼》研究
-
作者:洪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档案 主体 种类 制度
-
描述:礼》记载的档案工作(兼顾文书工作)主体。这里的档案工作主体,是指从事着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人,可以是个人或人群(如同一工作部门的人)。主要是按天、地、春、夏、秋五个系统部门逐一论述《周礼》所记载的档案
-
《周礼》所见巫术考
-
作者:孙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巫术 周礼 巫术活动 巫术信仰 巫师 巫器
-
描述:及风俗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对巫的产生和《周礼》的巫官制度进行考察,《周礼》巫官制度包括职官名称、职官职司、职官属从关系、职官组合等,它是周代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周以前职官制度
-
《周礼》中的圜丘祀天礼研究
-
作者:朱琨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代 周礼 圜丘祀天 天神崇拜
-
描述:》中的圜丘祀天礼,也就是先秦文献中所说的郊天礼。周代天子举行祀天礼时并不一定在国郊,也不一定筑坛,只是择地势较高处祭祀。《周礼》中所说以冬至为郊天之时,并不符合周代之实,周代祀天时间的常制当在周历四月
-
段玉裁的周礼学---以<<说文解字注>>为范畴
-
作者:赖慧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段玉裁 三礼 周礼
-
描述:》及《禮記》之文說禮制、或引用前人的考釋、或引清學者對禮的詮釋以作比較說明、或某字於三禮中有幾種義項者,分別以(一)、(二)……標明之、或說明異文、或說明借用情形。若段注說明已詳,則不另立案語。
-
张九成《孟子传》研究
-
作者:于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九成 《孟子传》 孟学思想 王安石
-
描述:的奋发有为,也有谪居的著述之乐。张九成一生著作颇丰,其孟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作的《孟子传》、《孟子拾遗》及其它学术著述之中。这些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以张九成倾十数年之力写作的《孟子传
-
《诗经》与周代的乡党生活
-
作者:陈明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党生活 风雅精神 君子人格 周礼制度
-
描述:方法及创新之处,界定了乡党和周礼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主干部分主要分四章,第二章为《诗经》产生的文化土壤与周代的礼制,介绍了乡党生活与《诗经》产生的文化土壤和周代的礼制。第三章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城邦文明
-
《诗经新义》研究
-
作者:张洁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基本框架 《诗序》 诗学价值观
-
描述:努力揭示出《诗经新义》的内在体例与诗学价值观,并从中挖掘出《诗义》对宋代的深刻影响,因此,命名为《<诗经新义>研究》。通过对《诗经新义》训释特点和训释体例的研究,尝试将蕴涵其中的王安石
-
王安石《诗经新义》研究
-
作者:廖育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诗经新义 宋代经学
-
描述:010年,海峽兩岸相關王安石研究的單篇論文有三千多篇,博、碩士論文有六十多篇。而真正以王安石經學著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博、碩士論文海峽兩岸計有六本,而且都聚集在近十年(2005年以來)。 王安石經學著作在明初已全部亡佚,目前可見的只有清代所輯的《周官新義》一部輯佚書。王安石參與的宋代熙寧變法所著的《三經新義》,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官新義》,內容鋪陳改革宋代吏治與經濟的藍圖,受到撻伐最深,王安石將他當作政治實踐的計畫書,最具有宋代精神,卻是偏離上古三代精神較遠。至於《尚書新義》則是規範帝王修身和治國的政治之書。 而王安石的《詩經新義》則不同,內容平易近人,其闡發儒家精神與禮儀規範,對於人倫與禮儀、人性與人為制度的推敲拿捏,在遵守禮樂之外,還有更多人文精神的體會。而王安石和《詩》的淵源其實頗深,從案頭書到科舉必讀經典,都可以看到王安石對於《詩》的重視。透過研究王安石的《詩經新義》,可以看到王安石學術思想理念的初衷─儒家經典理念和人倫禮儀思想;除了他對原始儒家、三代聖王賢人精神的繼承,還可以看到王安石對於人生倫理的規劃,這正是本文以王安石《詩經新義》為研究對象的重要價值所在。
-
孟子心性论对宋代心性之学的影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
作者:段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孟子心性论 宋代儒学 心性之学
-
描述:,心性有别,理在人心谓之性。而陆九渊则将“心”提升到本体的高度,认识主体与道德本体融于一心,心性一物。因此,二人的修养工夫论虽同样继承孟子将修养落实于个人心性上。但在具体途径上,朱熹强调心包万理
-
王安石尊孟思想與北宋孟學
-
作者:林裕學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孟子 孟子 北宋孟學 北宋孟學 尊孟思想 尊孟思想
-
描述:孟子相關的著述入手,分析王安石如何闡發孟子思想,使其適合宋代政治與學術的需求,為宋代儒者所肯定,進而成為宋代儒學的中心,並由此論證王安石在北宋儒學發展上的關鍵地位。本文共分五章,探討王安石尊孟思想與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