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262)
报纸(416)
学位论文(66)
会议论文(26)
图书(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722)
地方文献 (33)
宗教集要 (16)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3)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165)
2013(76)
2012(114)
2011(171)
2010(94)
2009(115)
2001(34)
2000(30)
1994(30)
1974(7)
按来源分组
诗歌月刊(12)
诗刊(8)
诗林·双月号(3)
星星(2)
都市生活(1)
星星(上旬刊)(1)
西湖(1)
江南(诗江南)(1)
诗探索(1)
星星诗刊(1)
应麟文献学研究
作者:吕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文献学  辨伪学  目录学  年谱 
描述:应麟文献学研究 应麟是明代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一生致力于藏书、读书和著述,在文献学、文学、史学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分《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着重研究其在文献学领域的学术成就
应麟小说理论研究
作者:刘国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人及时代因素两个方面谈,主要介绍应麟的生平和交游、应麟所在时代文言小说研究背景以及应麟对小说文献的整理。关于应麟的生平则侧重讲他的藏书情况和治学兴趣,应麟厌薄功名,寄情于古籍研究,并收藏
宏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
作者:刘兰英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Hu  Hong  Wang  An  Shi  New  School  Zhou  Li 
描述:安石的重任。 宏因其家学渊源,且师事洛学,奠定了他对王安石新学持批判态度的基调,而其学术造诣使其能够当此重任。宏对王安石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宏批判王安石学术乃是
应麟文集》校注
作者:尹颖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散文  校注 
描述:乡居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从创作风格上看,这些散文类型丰富,格调迥异。真实传神、清新别致的记叙文,融合史实、夹叙夹议的论辩文,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应用文等等,一一展示出应麟散文的魅力。本文正文分为
浅论应麟的史学
作者:李葱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浅论应麟的史学
应麟文艺思想研究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文艺思想  小说理论  诗歌理论  戏曲理论 
描述:表演、戏曲角色各个方面研究戏曲的发展演变。应麟的文学理论研究摒弃了传统的偏见,从纯学术的角度对各体文学进行研究,表现出巨大的学术勇气、自觉的理论批评意识和客观公正的批评态度。其文艺思想体系表现出相当强
应麟诗学研究
作者:王明辉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应麟    本色  格调  神韵 
描述:贞、王世懋兄弟的交游。指出应麟的思想受到王氏兄弟的很大影响,《薮》的创作也与王世贞有一定关系。《薮》主体基本完成于1588年夏或更早,首次刊成于1590年。 第二至五章集中讨论应麟的诗学体系
王安石翻案研究
作者:李丽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  翻案 
描述:。「倒反語案」則指意義與原先的語案相反,展露異於前人的相反看法,述寫出各種相反的情形、景狀,就意象構造而言可以分為「反用前語之語面」以及「倒反前語之語意」兩種模式。安石翻案詩的內容思想,則分列君臣知遇之辯議、改革立場之堅持、仕隱出處之選擇、歸隱生活之紀實四項主題論述,前兩項屬「仕」的層面,第三由其「仕隱情結」的拉鋸過渡到「隱」的層面,最後一項則討論其「隱」的歸向。至於安石翻案詩的文學價值與歷史定位,筆者總結作出四點說明:其一,王安石的詠史翻案之作往往藉古議今,其他翻案詩歌亦寓有創新及批判精神,透射出不凡的政治家識見,展示了鮮明的作家個性與形象,總體上呈現出詩人的活潑思維與深刻卓見。其二,王安石之翻案詩並非生硬地為翻案而翻案,他藉由翻案手法,在詩中表現對自我、親友、人民、社會、政治、歷史,乃至於人生的種種真實思想感情。而在一正一反的對比之下,讀者將獲得更為強烈的閱讀感受。其三,王安石之翻案詩除了在詩意上有所新變,意象與情境也大多是自己營造,呈現出典型繼承學習前人,進而從中創新變化、脫棄前人窠臼的宋詩本色。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形式上還較少宋詩常患的散文化之弊。其四,王安石在翻案詩的發展過程中,是一扮演著開拓意義的關鍵性人物,無論在翻案詩的數量、內容、形式、思想深度、題材廣度、風格類型等各方面,都有所突破,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果。
王安石研究
作者:陈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描述:眉山、江西二宗得勢,席捲宋代詩壇大半壁江山。但他們專以氣格達意為主,而不避徑直淺露;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臨川王安石,以一異軍孤起,步趨唐人之後,力求婉曲回環,能令人尋繹於言語之外,而在宋詩中那樣顯得別具一格。然而,一般學者習知蘇、黃二人,卻往往將王安石排摒於二人並稱之外,忽略了王安石詩在藝術創作上的成就,這對王安石是十分不公平的。其中原因,固然是由於王安石本身政治聲望過高,以致掩蓋了詩名;但主要還是由於舊黨反對者的偏見所致。當日推崇蘇黃的皆屬元祐派,如惠洪冷齊夜話、許顗彥周詩話、張表臣珊瑚鉤詩話、朱牟風月堂詩話、吳可藏海詩話等等,人數眾多,而推崇臨川的紹述派,僅有魏泰臨漢隱居詩話和葉夢得石林詩話二家,且夢得之後,沒有傳人,所以眉山、江西二宗終於制勝。這不但是王安石個人的不幸,也是宋詩的不幸! 王安石的詩,不僅可與蘇、黃並駕而無愧,此外,還上紹唐代杜、韓的詩律,為江西派作了開路先鋒,是宋詩奠基的功臣,也是本文所要指出的。
北宋居士研究
作者:昝红霞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居士  北宋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陈师道 
描述:绪论探讨了三方面的问题:“居士”具有儒家和佛教两个基本文化渊源,后者中的《维摩诘经》对居士概念的丰富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居士的人生特点包括能很好地处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调整世间与出世间的生活,以及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坚定的人生信仰;居士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