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白沙的历史世界
-
作者:廖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理 良知 皇权 理学 心学 方孝孺 朱棣 吴与弼 陈献章
-
描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志,重新梳理明代思想,产生了哲学与史学二流中分的局面。笔者则继史家之笔,欲重述明初思想史。元末明初,士大夫多不知大体,味于春秋大义,故往往视旧朝为正统,新朝为叛逆。故有方孝孺力持正统之论,恢复理学之旧观。然不久靖难祸起,燕王以边境藩王,拥兵篡夺帝位,方孝孺竟以身殉道,捍卫天理。成祖即位后,即以旧臣修纂《永乐大典》和《四书》、《五经》、《性理》三部大全,目的在于彰显文治,证明道统与正统为一。多数士大夫则不为其动,或于朝廷力持清议,或于民间讲道守身,皆以天理为依归。后有学者,以此为归,躬身践履,以成心学。心学为何,良知而已,知善知恶,即为天理。晚明诸儒,则以入朝为荣,先为世宗,主持议礼,后请神宗从祀阳明。从朝廷转向民间,从民间重归朝廷,此为一轮回。虽明亡清灭,轮回也未结束。只是知...
-
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著;杨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
作者:霍福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论社会进步的标准/李军著;杨炳勋指导精神劳动与人的本质初探
-
梦境中的“死亡精神”与“生命意识”——斯特林堡“梦剧”系列
-
作者:徐海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斯特林堡 梦剧艺术 汤显祖 临川四梦
-
描述:与哲理化的戏剧结构。 由于直接参考资料的匮乏,本文个性化的思考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某些通行的批评精神,借鉴了常见的理论方法,如精神分析学说,原型说和神话批评,结构主义原则,女权主义理论
-
论南宋书院理学大师的学术精神——以朱熹、陆九渊、吕祖谦、张
-
作者:毛小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宋时期 书院 理学家 学术精神
-
描述:。 第三部分从政治因素、经济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分析了南宋书院大师学术精神的形成原因。 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研究了南宋书院大师学术精神的现代价值。1、有利于融合多种文化、建设和谐社会。2、有利于
-
论粤剧《紫钗记》对明汤显祖《紫钗记》的改编
-
作者:许嘉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粤剧 粤剧 明传奇 明传奇 改编 改编 经验 经验
-
描述:记》的改编情况之比较、唐涤生改编汤本《紫钗记》的成功经验等进行论述。
-
《南柯记》《邯郸记》疑问标记研究
-
作者:李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疑问标记 疑问代词 疑问副词 疑问语气词
-
描述:,试图对明末疑问标记的使用和发展概貌做一整理,期冀对近代汉语疑问标记研究做一填补。凡在某一情况下能单独负载疑问信息的语言成分(包括语音),称为疑问标记。汉语疑问句的语法标记包括: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疑问词语、疑问句句法结构,这些标记负载疑问信息。这四种疑问标记中,疑问语调分布最广,它可以出现在一切问句中,负载的疑问信息却最空泛。问句中无其他疑问标记时,疑问语调必用,且单独负载疑问信息,必须运用疑问语调的疑问句,一般情况下只有是非疑问句(只以疑问语调为疑问标记,不使用其他疑问标记),其他疑问句可用可不用。因为疑问语调负载的疑问信息较空泛,所以文章疑问语调不做论述。“二梦”中单独由疑问代词(数词)做标记的疑问句725例,单独由疑问副词做标记的116例,单独由疑问语气词做标记的74例,疑问语气词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的情况有31例,疑问语气词与疑问代词及其短语结构配合使用的有48例,疑问代词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的有3例,由固定句式做标记的12例,由敬语做标记的4例,没有任何疑问标记的41例,共有疑问句1054例,有疑问标记的1013例,占“二梦”疑问句总数的96.110%,其中有82例使用了两种疑问标记,占有疑问标记疑问句总数的8.095%,915例使用一种疑问标记,占有疑问标记疑问句总数的90.326%。在这1013例有疑问标记的疑问句中,单独由疑问代词做标记的疑问句占71.570%,单独由疑问副词做标记的占11.451%,单独由疑问语气词做标记的7.305%,单独由疑问句式做标记的占1.185%,由敬语做标记的占0.395%,疑问代词做标记占绝大数。“二梦”中疑问代词(数词)可以分为“怎”字系(235例)、“何”字系(250例)、“那”字系(58例)、“多”字系(13例)、“甚”字系(100例)、“几”字系(25例)、“谁”字系(91例)六个系统,共有用例776例,可以构成特指疑问询问人、物、处所、原因、方式方法等,也可以构成反诘疑问,询问事理。“怎”字系、“何”字系疑问代词用例较多,各占30.283%、32.216%。“二梦”疑问副词系统分为“其”(3例)、“岂”(13例)、“莫”(10例)、“怕”(6例)、“敢”(“敢则是、敢便是”23例)”、“可”(58例)、“还”(8例)、“难道”(25例)、“得非(得无)”3例、“独”(1例)十个子系统,共有用例150例,其中“可”占比例较大,占38.667%。它们主要帮助构成测度疑问、是非疑问和反诘疑问,也可以构成特指疑问和选择疑问,但是用例较少。“二梦”中疑问语气词系统分为文言疑问语气词和近现代疑问语气词系统,其中文言疑问语气词包括“也”(30例)、“乎”(34例)、“否、未、无”(5例)3个,近现代疑问语气词包括“么”(50例)、“来”(10例)、“那”(5例)、“罢”(1例)、“不成”(1例)、“呵”(4例)、“哩”(7例)、“呢”(6例)8个,用例153例,“也、乎、么”是该系统的主力军,各占19.608%、22.222%、32.680%,其中有31例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48例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构成疑问。其可以出现在特指疑问、是非疑问、选择疑问、反诘疑问、测度疑问等句类中,灵活多样。除此,“二梦”中有表示选择疑问的“是不是……?”、“是……还是……?”、“是……是……?”、“是……?……?”“……也是……?”、“……?……?”“V得?V不得?”、“V也不V?”、“V不也V?”9种句式12个例子,可以说选择疑问句的句式都得到了体现。另外,以“尊、高、贵”等敬语构成询问,“尊、高、贵”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疑问标记。
-
《邯郸记》与《南柯记》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
-
作者:毛宜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邯郸记》 《南柯记》 明清 传播
-
描述:当中呈现出的传播弱势形成鲜明的反差。对《邯郸记》《南柯记》传播情况的探讨,将有助于总结戏曲作品传播的影响因素,从而以此为鉴,反思当代戏曲传播日渐式微的原因,望能对今日戏曲艺术之推广提供一些思路
-
陈彭年及其《江南别录》
-
作者:姚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彭年 陈彭年 五鬼 五鬼 江南别录 江南别录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
描述:出现的三个名为“五鬼”的群体 进行了考述与评论,从而佐证陈彭年被列入“五鬼”之群有失公允之处,力求 还原其北宋士大夫形象。陈彭年私自撰述的《江南别录》较详细的记载了南唐 四代君主之事,是研究南唐历史
-
陈景元思想研究
-
作者:曾祥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景元 主要思想 影响和价值
-
描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具体剖析陈景元的道体论、宇宙论、人性认识论、心性论、重玄论、修养论、儒道兼综的政治主张、和他的道教神学观等思想内容。第五部分,陈景元的思想影响和价值。他的思想在北宋这个文化融合
-
论陈景元治国之道
-
作者:王福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景元 陈景元 治国之道 治国之道
-
描述:。本文在卿希泰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陈景元治国思想作一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