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海》所引隋唐五代文献研究
-
作者:肖光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玉海》 王应麟 隋唐五代 文献价值
-
描述:况和保存的隋唐五代重要文献进行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全面考察了《玉海》编撰的时代背景和流传过程。分析了《玉海》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前代类书对《玉海》的影响,并联系其编撰特点对隋唐五代文献的征引情况
-
从楚简看周代的祭祀用玉习俗
-
作者:韩晓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祭祀用玉 楚简 《周礼》 周代 祭祀仪式
-
描述:从楚简看周代的祭祀用玉习俗
-
《玉海·艺文》的图书分类法及现代价值研究
-
作者:李润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玉海 分类标准 类目设置
-
描述:国目录学史中的奇葩。《玉海·艺文》的著录,不仅是简单书目的分类罗列,而是以“编题”为单位,集中与该编题有关的全部资料,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反映了类书内容丰富的特色。《玉海·艺文》的图书分类跳
-
《周礼》中玉礼器考辨
-
作者:张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周 玉器 礼器 六瑞 六器
-
描述:基础上,试图通过文献记载和实物数据的对比分析,再结合其它一些相关研究,从而对《周礼》中六瑞六器说的可信性做一深入探讨。
-
春秋时期的玉文化——以《左传》、《国语》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张戌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周礼》 玉文化 人格化
-
描述:强了实用性。二是人们对玉器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其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佩玉逐渐成为玉器使用的主流。 本文以《左传》、《国语》中所见的玉为考察对象,来透视春秋时期的玉文化发展情况。主要分为三章: 第一章
-
论冯梦龙改本《风流梦》
-
作者:李红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流梦》 《牡丹亭》 冯梦龙 主题思想 文学性 改编本
-
描述:《牡丹亭》曾在晚明引起“家传户诵”的轰动效应。其美妙的语言、奇幻的故事让人爱不释手,而韵律不协的缺陷又令人深感遗憾。为使它能完美地呈现于舞台,一些曲家纷纷举笔,对之进行窜正改写。冯梦龙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简化情节、调整结构、删改曲白等方式,对原作
-
一梦悠悠味浓浓
-
作者:王高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 呈现 本源探索
-
描述:生命力,它充分揭示出了《牡丹亭》经百读而不厌、历万演而不衰的主要原因。这种生命力一方面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有其内在独特的审美构造和价值内涵。因此,本文不但要探讨这种超时空艺术生命力的外在呈现状态,而且更要以此为基础追溯支撑这种外在呈现的根本原因。论文第一部分对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进行了解读,分别从它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决定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应该说,读者、观众对于艺术作品的认同和接受决定了它生命历程的长短,同时,艺术作品本身必须极具欣赏价值,也就是要拥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所以,超时空的艺术生命力就可以理解为,艺术作品要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让受众在与它的交流、互动中达到一定的共鸣程度、反观强度并要持续一定的时间长度。本文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了《牡丹亭》超时空艺术生命力的呈现状态和影响范围,包括它对于普...
-
论汤显祖之'梦剧'
-
作者:王建平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中国 中国 文学史 文学史 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 梦文学 梦文学 文艺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
描述:该文主要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立足于"梦文学"这一尚等开拓的研究领域,多方面探讨了汤显祖在戏剧创作中运用"梦幻"的原因,进而联系汤显祖"梦剧"的创作蓝本以及明代社会现实,深入分析了汤显祖"梦剧"在梦幻
-
情、梦、幻
-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
描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具体解读了汤显祖的戏曲作品(包括《紫箫记》和“临川四梦”)。认为作品中寄托了汤显祖对“至情”和理想世界的向往,渗透着他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同时也蕴含了他在积极地
-
汤显祖“二梦”研究
-
作者:付红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
描述:祖不写其他作品,一部《牡丹亭》就足以奠定他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不然。“二梦”并非《牡丹亭》的次篇,而是《牡丹亭》的继续和发展。从语言结构、思想内涵、现实意义、艺术成就等各方面来评价